德军重装甲营列传--王牌中的王牌--国防军第501重装甲营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第501重坦克营徽标

在战斗开始前围着自己的坦克瞎忙活的“第501重型装甲营”的坦克手,由于此时德军部队尚未见过这种坦克,所以为了避免误伤,这辆坦克的后部插着一杆党旗旗。

1942年4月,随着第一辆虎式坦克的隆隆下线,这款日后让盟军谈“虎”色变的坦克的编制工作也被提上了德军指挥部门的议事日程。希特勒在1941年便准备为每个准装甲师装备20辆新式的坦克作为“突击的矛头”,但到了1942年,由于虎式坦克过低的产量和许多复杂的技术原因使得德军统帅部改变了他们原先的决定,他们决定将虎式坦克集中使用,这样就催生了之后赫赫有名的德军独立重装甲营(schwere panzer abteilung,又译独立重装甲大队)。这些部队一般都作为集团军群的直属部队,扮演着进攻中的先锋和防守时“消防队”的角色。此后3年间,从北非的沙漠到苏联的冻土,从卡昂的废墟到安齐奥的滩头,这十来个重装甲营凭借为数不多的虎/虎王式坦克,在实力悬殊的情形下不断与的强敌周旋,并且一次又一次地以与其规模不成比例的惊人战果扭转了各条战线上的危局,在装甲战争史上书写了可圈可点的一笔。《较量》将从本期开始,陆续介绍这些重装甲营的装备、编制以及战史,敬请读者诸君留意。

一 装备

作为国防军所有9个的独立重装甲营的老大哥,第501重装甲营的历史无疑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在1942年秋季,501重装甲营得到了首批45辆极初期生产型虎式坦克中的20辆。由于这批坦克投入使用太过仓促,所以在坦克的细节处理方面非常杂乱,比如平载工具、储物箱的位置和样式以及排气管外罩的形状等等。

由于早期虎式坦克极低的产量,501营在接收到虎式坦克的同时还接收到了38辆Ⅲ号L型坦克(装备有60倍口径50毫米坦克炮)与8辆Ⅲ号N型坦克(装备24倍口径的75毫米炮,可发射高爆弹和穿甲弹,并在车体两侧添加了装甲裙板),第三连于1943年6月接收到14辆虎式坦克后便被转交到了大德意志装甲团。

在损失了绝大多数装备,并经过重建以后,501坦克营又于1943年10月-11月再次接收到了45辆新的虎式坦克,这批都属于中期型的虎式坦克。这个型号老虎的生产从1943年的7月开始,最显著的变化是车长的指挥塔由半球状改成了圆形,而主炮的反向助力稳定器也从炮塔的右侧转移到了后部。而这批坦克在交付501营之前还被拆除了潜渡设备和车尾的空气过滤器。但在到达训练营地之后,工程部门却给车体上涂布了具有防磁性的水泥装甲,主要用来对抗盟军的反坦克雷,此外车体上原有的两个车前灯也只剩下了一个。

最后6辆虎式坦克是在1944年6月提供给501营的,都是虎式的晚期型。这一时期的虎式坦克为了增加产量,对生产的步骤,工艺进行了大幅度的简化。为了减轻后勤部门的负担,还采用许多和虎王、黑豹可以通用的零部件。而这次接受的六辆还采用了虎王的全钢制负重轮,其他一些繁琐的部件也被尽可能的简化。

在经历了1944年夏季东线中路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之后,整个坦克营又重新接收了45辆虎王式坦克。这是该坦克营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达到满编。

二 涂装与标记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16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