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263
飞行员的挑战
驾驶 Me 163 绝对是要冒生命危险的,这种危险并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 Me 163 本身。1942 年末,EK 16 在佩纳明德(Peenemunde,德国东北部一村庄,位于波罗地海一海岛上。二战前和二战中(1937-1945年)是研制V-1和V-2飞弹等导弹的中心基地。)成立,目的就是要训练出能熟练驾驶 Me 163 的飞行员。
事实上,Me 163 的飞行性能和操纵性能都十分出色,但由于使用了火箭发动机,很多问题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首先是起飞和降落,由于没有螺旋桨,Me 163 在起飞的时候垂尾上没有冲流,所以在低速时方向舵的性能十分低下 ,不能很好地控制起飞方向,而且滑车上也没有转向装置,唯一能用的只有一个小小的尾轮。所以 Me 163 只能在迎着风向起飞,否则侧风会很容易得使 Me 163 偏离跑道。降落的时候也有问题,因为硬制跑道会损坏滑橇,所以 Me 163 一般是在草地上降落,但如果飞机撞到了凹凸不平的地方,也会导致飞机侧转。此外,滑橇也有问题,它的功能主要是在起飞(起飞时滑橇也伸出,滑车就架在下面)和降落时吸收震动,但效果很差,很多飞行员就是在这种类似于迫降的地面冲击下受伤的。
Me 163 在起飞之后能以大于 70 度角爬升,只用 2 分钟就可以达到攻击高度,在这个阶段护航战斗机的拦截成功率很小(P-51 的最大速度和爬升率分别是 Me 163 的 65% 和 10%)。不过速度太快对于 Me 163 来说也未必是好事,首先遇到的就是空气压缩效应,也就是飞行速度过快而导致的空气阻力急剧增加,随后激波的产生会使气流提前分离,使飞机失去升力并导致尾旋(为了提醒飞行员注意速度,Me 163 的座舱内装有一个红灯,后期在飞行员右后方安装了一个喇叭,因为飞行员经常不注意红灯的闪烁)。使用航炮攻击时也有问题,当飞行员瞄准并开火后才发现,他们的目标早已在他们身后了,所以要想击中必须预留一段提前量,即使如此,也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向目标开火,但光靠这点时间就想把如 B-17 之类的轰炸机打下来实在是异想天开。而如果想盘旋一圈回来再打,燃料又很快就用完了(Me 163B 的作战时间只有大约 6 分钟),所以 Me 163 的战术很简单,就是一上一下,打几下就撤了,这也解释了 Me 163 的战损并不高的原因:由于作战时间太短,它很难将敌机击落,反过来,敌机也很难将它击落。
有经验的飞行员也有一些创新的战术,比如在爬升阶段就向开始向轰炸机开火,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不用考虑太多的提前量;不会被护航战斗机或是轰炸机的上部和侧面的航炮击中,唯一的威胁来自轰炸机腹部的旋转炮塔,但这种旋转炮塔很不灵活,面对高速爬升的 Me 163 就更是如此。当然,也有一些不惜浪费宝贵燃油的护航战斗机会对 Me 163 死缠烂打,它们一般会在 Me 163 返航的时候发起攻击,因为这时的 Me 163 已经耗尽了燃油,想必只有挨打的份。不过 Me 163 也不是吃素的,其优异的滑翔性能在此时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即使是在无动力的状况下,Me 163 的俯冲速度也可以达到 500 公里/小时以上,而且能很容易地改出俯冲,以超低空飞回基地,这是普通飞机万万做不到的。于是还有一些盟军的战斗机就专门等在 Me 163 的基地附近,在其减速准备降落的时候进行攻击,一些有经验的飞行员会以高速飞回基地,在己方的火力圈内边盘旋边降低速度,面对地面强大的炮火,盟军飞行员也只有干瞪眼的份了。
空中牢笼
Me 163 使用了整体式风挡,飞行员因而也有很好的视野,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当 Me 163 在高速飞行时,巨大的风阻使得飞行员很难打开座舱盖,即使飞行员能跳出座舱,后边还有温度高达 1,900 摄氏度的尾流在等着他,所以飞行员一般不会冒险使用降落伞逃生,而是会坚持到迫降,这也导致了飞机在着陆时损毁的增加。(起飞和降落阶段 Me 163 的损失占总损失的 80%,由空气压缩效应和空中着火导致的损失占 15%,空战损失之占 5%)
SG500
由于 Me 163 过快的速度使得传统的航炮很难展开有效的攻击, 所以德军曾计划 R4M 火箭,Me 163A 也曾在乌德特菲德(Udetfeld)进行了成功的发射试验。但不久,武器工程师郎威勒(Langweiler)博士提出从轰炸机的下方发射重型炮弹的想法:当 Me 163 通过轰炸机的阴影时,一个光学装置就会控制电子点火系统自动发射炮弹,飞行员唯一要做的是从轰炸机下方飞过。 这个系统被命名为“Sonderger?t(特殊装置)500 Jagdfaust(也可写成 J?gerfaust,意为猎人的拳头)”,它实际上是一种经过改装的迫击炮,可以从轰炸机下方垂直发射重型的 50mm 榴弹。这种武器的发射管垂直装在翼根处的枪舱里,两边各有 5 个发射管,伸出机翼表面 2 到 3 厘米,一发炮弹就足以击落一架轰炸机。SG500 已经在 Fw 190 上试验过,准备装备 Me 163B 和 Me 262B。有报告说有大约有 12 架 Me 163 经过改装,并且至少有一架轰炸机被这种武器击落。
致命的燃料
Me 163 的 T 液箱里装的过氧化氢的浓度很高,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一旦接触到有机物,比如皮肤,在几秒钟内就会被灼伤,其表现类似于浓硫酸。所以 Me 163 的飞行员都得穿上一种特制的防护服,但这种防护服并不保险,因为其所使用的材料(具体是什么材料有多种说法:PC、PVC 或是尼龙)有很多微孔,过氧化氢仍可以渗透到皮肤。着陆时的地面冲击经常会导致燃料箱破裂并引起爆炸,空战中燃料箱被击中也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为了防止燃料腐蚀燃料箱,每次使用后都要将剩余的燃料排放掉,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燃料箱。此外,飞行员必须一直戴着氧气面罩,因为 C 液箱挥发出的肼是一种剧毒气体。
Me 163 出击
1944 年 5 月 13 日,EK 16 的指挥官斯帕特(Sp?te)少校(之后成为 JG400 的指挥官)驾驶一架全红色的 Me 163 出击,这是最初的作战记录,但没有任何战果,之后的几个月里有不少零星的出击记录,但同样没有任何战果。
1944 年 6 月 28 日,6 架从布兰迪斯(Brandis)起飞的 Me 163 截击了由正飞向鲁纳-茅瑟堡(Leuna-Merseburg)炼油厂的轰炸机群,Me 163 甚至没有击中目标。
1944 年 8 月 16 日,5 架 Me 163 出击拦截超过 1,000 架美军轰炸机,有一架 Me 163 被 B-17 尾炮击落,另一架被 P-51 击落,没有轰炸机被击落。
在 1944 年 8 月 24 日,Me 163 成功击落了 4 架 B-17。
1944 年 9 月 11 日,I/JG400 的 7 架 Me 163 截击了由 1,131 架轰炸机和 900 架护航战斗机组成的编队,有 3 架 B-17 被击落。由于此后零配件和燃料供应十分短缺,出击记录变得越来越少。根据美军的记录,有时只有 1、2 架 Me 163 起飞截击。更糟的是,盟军地面部队的逼近使得 Me 163 的转场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如果目的地不太远的话,Me 163 能自己飞去,否则就要靠 Me 110之类的飞机牵引,或是干脆坐火车,途中有不少牵引机被击落。
I/JG 400 宣称一共击落了 9 架轰炸机,自己被击落了 14 架 Me 163,而 JG400 总的击坠数不会超过 16 架,己方的损失可能数倍于此。可能德国人自己也想不到,他们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打造的这个高科技产物会如此不中用,甚至在投降之前都不觉得有自毁的必要,以至于盟军虏获了不少被弃置的 Me 163。和其它德国的前卫发明一样,Me 163 一直受技术瓶颈的制约,但是正是这个早产的“彗星”,为战后三角翼飞机和 X-1 计划铺平了道路。
Me 163 的基地、试验场和工厂
地名
时间
战时用途
战后用途
Anklam
1943.08-1943.09
Peenemunde 遭炮击后,EK 16 的临时基地
?
Augsburg-Haunstetten
1942-1943
梅塞施密特工厂
战后曾被用作民用机场,后改建
Bad Zwischenahn
1943.08/09-1944.08
EK 16 的基地
?
Brandis
1944.07-1945.04
I./JG400 的基地,1944.08之后也作为 EK 16 的基地
1992 年俄国空军基地,驻有一个 Su-25 大队和一个 Mi-8/17/24 大队
Husum-Narrenthal/ Schauendahl
1945.04-1945.05
II./JG400 最后的基地
战后迁址,1993 年德国空军 JBG4 基地,使用阿尔法喷气
Jesau
1944.02-?
Me 163B 的试飞场
俄国空军基地,驻有直升机和 Su-27 大队
Lechfeld
1942-1944
Me 163A/B 的初期测试基地
德国空军狂风基地
Peenemunde
Me163A/B 的主测试基地
1990 年东德空军 MiG-23 基地
Regensburg-Obertraubling
梅塞施密特工厂
?
Sprottau
1945.01
III./JG400 的临时基地
波兰,1991 年俄国空军 Su-24 基地
Stargard-Klützow
1944.10-?
3.&4.&II./JG400 的基地
波兰,1992 年俄国空军 Su-27 基地
Stuttgart-B?blingen
1943-1945
Klemm 工厂
美国陆军航空队基地
Udetfeld
1944.10-1945.01
III./JG400 基地
波兰空军 MiG-21 备用基地,现为民用
Venlo
1943.07/08-1944.08
2./JG400 基地
荷兰,滑翔机场
Wittmundhafen
1944.03/04-1944.07
1./JG400 基地
德国空军 F-4 基地
Me 163B-1a 诸元
长 5.85 m 高 2.76 m
空重 1901 kg 最大起飞重量 4310 kg
翼展 9.33 m 展弦比 4.705
翼面积 18.5 m? 最大飞行高度 12,000 m
最大速度 954 km/h ( 3,001 m处)初始爬升率 4,862m/min 爬升到 9,145 m 所需时间 2 分 36 秒 最大航程 35 km
内部燃料 2,154公斤(T 液箱 1,686 公斤,C 液箱 468 公斤)
航炮 2 × 30 mm MK 108(每门备弹 60 发)或 2 × 20 mm MG 151/20(每门备弹 100 发)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