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须贺MXY7`樱花`自杀飞机(7)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式陆攻24 型丁,翼下挂载樱花11 型

于是,研制续航距离更远的改良型便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发展樱花22 型的理由。加上母机改用“银河”之后,出击速度可以更快一些,海军希望它的生存率应该有所提高。但由于喷气发动机的试制工作进展缓慢,所以樱花22 型一直没能投产。

漆成全橙色的樱花K-1 教练机最先被配属在驻茨城县神池基地的 721 航空队,该部队也是最先使用樱花飞机的飞行部队。

我们已经很难找到关于樱花使用的第一手资料。现在整理出一份当事者的回忆录,以飨读者。也许能从中寻找到些许令人感兴趣的蛛丝马迹。

战后有幸活下来的原樱花部队飞行员浅野昭典,在 26 年前接受过某杂志的专访。

他承认,他和他的队友曾在前日本海军 721 航空队(即“神雷特攻队”)中接受过樱花自杀飞机的战术改装训练。

“由于战事吃紧,器材又奇缺,所以每一位改装樱花的飞行员只有一次总共才 2 分钟左右的体验飞行。”浅野如是说:“可以说,樱花飞机的改装飞行是世界上‘最节省’的。 按此规定,只要飞过一次樱花K-1,似乎就意味着自己的半条命已经进了阎王殿。从此,自己的名字就在特攻作战计划里排上了号,就等着哪天喝完米酒、奉命出击送死了。

“我是预科练(相当于初级航校)甲 13 期的飞行学员。毕业前接受过 93 式中级教练机的培训,就是那种被称作“红蜻蜓”的飞机。此后即被派往 721 航空队服役。为了提高飞行技术、熟悉战术,我们直接上 零式21 型战斗机进行飞行训练。这是零式最老的改型,但对于从未接触过高速飞机的我们来说,如同一步登天。因此,一切都得靠自己的悟性和运气。按训练大纲规定:每个飞行员经过一个月的改装飞行后,即转入自杀攻击必修的俯冲训练。

“教官让我们从 1,500 至 2,000 米高度进入俯冲,为模拟高速飞行,油门不允许收回。我一面右转弯,一面直接对准跑道的延长线,根本不需要去建立什么起落航线。飞机像一棵大炸弹一样扑向地面,就在机腹离地仅 1 至 3 米时才拉杆爬升转入复飞。因为动作过于惊险,有时滑撬会在道面上狠狠地擦出一道痕迹。

“我是 1945 年 1 月才飞零式战斗机的,一般每天可以让我们飞一小时。 这样大概一直飞到 4、5 月份,所以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零式飞机上平均飞到 120 至 150 小时。5 月的一天,终于轮到我坐进樱花的座舱,这也是我唯一一次驾驶它升空飞行。

“樱花K-1 是一架升阻比不高的单座滑翔教练机,我看着人们忙碌地将它挂在秃尾巴粗机身的一式陆攻轰炸机的腹部。这时,樱花的肚皮已差不多要碰到地面。如果坐在樱花K-1 的座舱中平眼望去,前风挡玻璃的外面竖立着相当原始的环式简易瞄准具,再往前就是吊挂樱花唯一的一个挂钩了。为了防止飞行中“子机”(指樱花飞机)横向摇摆,索性用一道 U 形抱箍将机身牢牢地绷紧在母机腹部,就和平时一式陆攻轰炸机抱着鱼雷出海时一模一样。当母机将我和子机投下时,爆炸螺栓可以确保抱箍及时解开。

第一頁    上一頁    第7頁/共8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