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M“雷电”改型简介
“雷电”除原型机之外,共发展过以下几种改型:
“雷电”11型(J2M2)
????“雷电”11型(J2M2) :装备2 门20 毫米机炮和2 挺7.7 毫米机枪(后者安装在机头的上方,与德国的Fw190 类似),发动机为1,800马力的“火星”23 甲型,采用单管推力排气管和喷水加力装置,飞机总重3.2吨。1942 年10 月13日试飞,1943 年9 月投产。
“雷电”21 型(J2M3)
????“雷电”21 型(J2M3) :为主要生产型。特点是取消了2 挺7.7 毫米机枪机枪,机翼内20毫米机炮增加到4 门,机腹可挂载副油箱(250 升容量)。飞机翼展10.85 来,机长9.695 米,机高3.875 米。最大速度587公里/小时( 5,300 米高度时),实用升限11,520 米,航程1,815公里,翼下可加挂2 颗60公斤炸弹,全机总重3,435公斤。
????“雷电” 21 甲型(J2M3a) :机炮有所改良。
????“雷电”23 型(J2M7) :在21型的基础上改装“火星”26 发动机。
????“雷电”23 甲型(J2M7a ) :在21 型的基础上改装“火星”31 发动机。
“雷电”31 型(J2M6 )
????“雷电”31 型(J2M6 ) :为彻底改善视界,将座椅前移70毫米,升高80毫米,座舱盖上抬50毫米,机炮采用长身管以增大射程。后因为给“紫电”改让路而没有投产。
????“雷电”31 甲型(J2M6a):装有4 门20毫米机炮,起落架和机翼大梁结构加强,但没有投产。
“雷电”32 型(J2M4)
????“雷电”32 型(J2M4) :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各方面结构进一步加强。座椅后部安装2 门20 毫米斜射机炮,专门用于从下方攻击B-29 轰炸机。后因为涡轮增压器故障不断,只在1944 年8月试制了2 架。
“雷电”33 型(J2M5)
????“雷电”33 型(J2M5) : 1944 年5月20日试飞成功,装有“火星” 26 甲型发动机,动力系统得到大幅度改良。同年9月28日 ,小富田少佐在试飞中最大速度达到了615公里/小时,爬升到8,000 米只需9 分45 秒,创造了战时日本战机之最。其时、B-29已大举空袭日本本土,海军急切希望生产该改型,但因为工厂疏散等原因,前后只制造出30 余架.此外,还有改装30 毫米大口径机炮的改进针划,但未实施。
????此外,还有改装30毫米大口径机炮的改进计划,但未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