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巡洋舰妙高号是于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开始生效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下的产物,是所谓典型的条约型重巡洋舰.在华盛顿条约的限制之下,日本海军建造了八艘的一万吨级重巡洋舰,他们就是妙高型的妙高号,那智号,足柄号,羽黑号四舰及高雄型的四舰.在这些一万吨级重巡洋舰之中最先开工的就是这艘妙高号.
虽然妙高号的建造直到下水之前都尚称顺利,但是中途却因为预算缩减的关系而使得进度大幅脱节,结果反而在后来陆续开工的那智号及羽黑号之后完成,是妙高级的第三艘完成舰.在历经第一次,第二次的武装强化之后,排水量增加了约三千吨,而速力却相对的降低了.
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本舰担任第五战队(妙高,那智,足柄,羽黑)的旗舰,带领战队参加菲律宾攻略作战,在达佛湾遭受美军重轰炸机B-17的水平轰炸,造成了一点损伤.
在这之后,在泗水海战中,和僚舰足柄号等一起击沉了英国海军重巡洋舰埃克塞特号及两艘驱逐舰,在连续参加了珊瑚海海战,中途岛作战之后,转向所罗门方向,参加了南太平洋海战,布根维尔海战等作战,并在布根维尔附近挨了一枚至近弹,更糟糕的是在遭受如此大的损伤之后又不幸和驱逐舰初风号冲撞,造成了中度破损。接着,妙高号参加了马里亚那海战,后来在雷伊泰湾海战中在西布亚海遭受雷击,撤退到帛琉基地.后来妙高号开到新加坡作应急修理,而再度出击,但却在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十二月十三日午后十时,于西贡南西海域遭受美军潜舰的雷击,使得舰尾被切断.最后,妙高号被拉到新加坡港内,就这样系留至终战.
建造所 横须贺海军工厂
起工 大正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
下水 昭和二年四月十六日
竣工 昭和四年七月三十一日
排水量 10940吨
全长 203.76m
全幅 19m
速力 35.6节
航续力 14节/时7000??
兵装 20cm50倍径主炮十门
12cm高角炮六门
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
水侦两架,射出机一基
近代化改装
昭和十年二月一日第一次改装完了
昭和十六年四月三十日第二次改装完了
排水量 13000吨
全长 203.76m
全幅 20.73m
航续力 14节/时7463??
速力 33.9节
兵装 20.3cm50倍径主炮十门
12.7cm高角炮八门
25mm机枪八挺
13mm机枪四挺
次发装填装置附61cm鱼雷发射管十六门
水侦三机
射出机二基
丧失:昭和19年(1944)12月13日
舰名由来:因为是重巡洋舰,所以依山名来命名,由来是位于新舄县的妙高山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山澄贞次郎 (海兵44期) 昭和16.8.11
高桥雄次 (海兵44期) 昭和16.9.15
三好辉彦 (海兵43期) 昭和17.5.23
中村胜平 (海兵45期) 昭和18.3.2
石原聿 (海兵46期) 昭和18.12.5
小野田舍次郎 (海兵48期) 昭和20.1.5
加贺山外雄 (海兵45期) 昭和20.3.22
【 那智号 Nachi 】
在妙高型的四艘重巡洋舰中,那智号是最早下水的一艘.为什么呢?因为为了赶上昭和三年十二月在横滨举行的昭和天皇即位登基大礼的大观舰式,所以才匆匆忙忙的竣工,本舰也是姊妹舰里面唯一有此殊荣得以参加大点的一艘.
妙高型的重巡洋舰是日本最初拥有的一万吨级条约重巡洋舰,所谓的条约就是华盛顿海军限制条约,其中规定重巡洋舰的定义是一万吨以下,主炮口径是二十点三厘米(八?寂?)水准的军舰.本级舰拥有傲人的火力,搭载二十点三厘米主炮达十门,分别装设在五个连装炮塔之中,而这五个连装炮塔是以前三后二的方式来布置,前面三个炮塔的配置是一,二炮塔向前,第三炮塔向后的方式.
在太平洋战争开战之初,那智号是属于南方部队,跟姊妹舰羽黑号,妙高号一同编成第五战队,先是支持了菲律宾攻略战,后来在泗水海战中和僚舰一起摧毁了由多尔曼海军少将率领的美英荷澳连合舰队.然后在昭和十七年(1942)六月的中途岛之战中,担任北方部队(阿留申攻略部队,长官细萱戊子郎中将)的旗舰,跟高雄号,摩耶号重巡一起编成重巡第四战队,参加了阿留申的作战,占领了阿图岛和吉斯卡岛.接着参加了阿图岛海战,吉斯卡撤退作战,活跃于北面的海域.昭和十八年(1943)三月二十六日,以原来第五舰队的重巡那智号,摩耶号为中心,率领着轻巡洋舰多摩号,阿武隈号和驱逐舰四只,替往阿图岛的运送部队护航.而美军在察知情报后,由马克莫里斯少将麾下的重巡盐湖城号,轻巡里奇蒙号及四艘驱逐舰出战.虽然日军拥有着压倒性的火力,但是盐湖城号命中弹四发,驱逐舰两发,而那智号却受了七发的命中弹.
在这之后,向南方转进的那智号加入了由志摩清英中将率领的第二游击部队,参加了莱特湾海战.在这场惨烈的大海战中,那智号却存活了下来.
1944年11月5日,那智号离开Cavite海军基地。此时志摩清英海军中将正在岸上,第38特混舰队到达马尼拉的同时美军派出四波攻击机群。第二波攻击过后那智号仍完好无损,它向海上开去以确保安全,但它正受到约60架飞机攻击。
12时50分,那智号受到第三波攻击。这一攻击来自38特混舰队第三特混大队停泊在科雷吉多岛外的TICONDEROGA (CV-14)号和 LEXINGTON (CV-16)号。那智号中了五枚炸弹,还有两枚(可能三枚)鱼雷击中它的右舷锅炉舱,那智号失去动力。驱逐舰曙号被派出护卫它。
14时00分,那智号保持着平稳。它准备启程返港。曙号驱逐舰靠近它,并试图
拖带。
14时45分,LEXINGTON号的另一攻击波进行攻击,多达五条鱼雷击中那智号左
舷,将它炸成三段。舰首被一条鱼雷炸掉,立即沉没。一条引爆了后弹药库,炸裂了舰尾。那智号舰体竖立起来,但还漂浮着。另三条鱼雷击中舯部。那智号还中了20枚炸弹和16枚火箭。志摩中将在岸上目睹他的旗舰被炸的四分五裂。
14时50分,那智号中段舰体沉入102英尺深水中。沉点坐标是北纬14度31.5分,东经120度44.5分,科雷吉多岛东北约12英里靠巴丹方向。807名舰员死亡,包括舰长鹿冈元平(Kanooka Enpei)大佐和第五舰队司令部74名军官。220人从轰炸和扫射中幸存。
Kasumi号和Ushio号救起了那智号幸存者。曙号中弹两枚起火,被Ushio号拖到岸边。鹿冈舰长死后被追晋海军少将。1945年1月20日那智号从日本海军除名。
建造所 吴工厂
起工 大正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下水 昭和二年六月十五日
竣工 昭和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排水量 10940吨
全长 203.76m
全幅 19m
速力 35.6节
航续力 14节/时7000??
兵装 20cm50倍径主炮十门
12cm高角炮六门
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
水侦两架,射出机一基
近代化改装
昭和十年十一月七日第一次改装完了
昭和十五年三月三十日第二次改装完了
排水量 13000吨
全长 203.76m
全幅 20.73m
航续力 14节/时7463??
速力 33.9节
兵装 20.3cm50倍径主炮十门
12.7cm高角炮八门
25mm机枪八挺
13mm机枪四挺
次发装填装置附61cm鱼雷发射管十六门
水侦三机
射出机二基
丧失:昭和19年(1944)11月5日
舰名由来:因为是重巡洋舰,所以依山名来命名,由来是位于和歌山县东南的那智山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清田孝彦 (海兵42期) 昭和16.8.20
曾尔章 (海兵44期) 昭和17.11.16
涉谷紫郎 (海兵44期) 昭和18.9.10
鹿冈元平 (海兵49期) 昭和19.8.20
【 足柄号 Ashiga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