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伊-58”号潜艇
武备与观测通讯设备
潜艇首要的武器就是鱼雷。乙型潜艇的鱼雷发射管与甲、丙型一致,均集中于前部,不过在数量上有所削减,仅6具53厘米口径发射管,艇首下方左右两侧各3具。不过,与前两型潜艇一样可发射九五式氧气鱼雷。该鱼雷为著名的61厘米九三式“长矛”鱼雷的缩小版,同样使用氧气作为推进动力,航迹不明显。雷体直径53厘米,长7.15米,重1665公斤,携带压缩氧气383升,燃料50升,雷头装药405公斤。航速设定为49节时,射程9000米;航速设定为45节时射程12000米。由于威力巨大,一般1枚就能击沉一艘驱逐舰。而在该艇上一共可携带17条该种鱼雷。
此外,还在潜艇后甲板装备1门40倍口径的大正11年式140毫米中型火炮,用于水面作战、对岸轰击和射击不值得使用鱼雷攻击的目标。该炮全重3.84吨,炮长5.9米,身管长5.6米,射速5发/分,炮弹初速705米/秒,射程16000米。指挥塔后部还装备有1座九六式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用于防空(比甲型减少1座)。为防止海水侵入炮管,造成侵蚀,炮口都有密闭装置。舰桥最后方的1.5米测距仪为140毫米炮提供测距服务。其测距范围为250-15000米,放大倍率18倍。
对于潜艇来说,观测和水声侦听设备是其战斗力强弱的关键因素,纵然有强大的鱼雷,无法有效地追踪和找寻猎物等于瞎子拿枪。乙型潜艇在舰桥上装备制式九三式防水双筒潜望镜。该潜望镜于1933年开始装备潜艇部队,依照安装物镜的直径可分为12厘米和15厘米两种,前者装备小型和中型潜艇,后者装备大型潜艇,乙型就是装备的后者。该潜望镜最大放大倍率20倍,该放大倍率下视角3度。乙型潜艇上有2支潜望镜,前后并列于舰桥,靠近舰首的为昼间使用的,另一支为夜晚专用的。
该型艇还装备1933年开始服役的九三式水中侦听器和九三式探信仪(其实就是被动声纳和主动声纳)。前者是1932年从德国进口的法国制造的哈乞开斯水下侦听器。日本海军测试的结果表明,该设备要比美国的MV水下侦听器的效果更好,因此在国产化之后成为潜艇和驱逐舰的制式装备。后者也是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潜艇制式装备,该设备对12节航行的驱逐舰探知距离为1500米。但与水下侦听器相比,探信仪的使用效果差,不能被潜艇组员完全信赖。
通讯设备包括司令塔后部的升降式短波天线,以及后部甲板的起倒式长波天线,后者能在不超过20米的深度接受信息。电文的接受和处理则都在司令塔内的电信室,4名电信员分成2班各24小时轮流负责(一般下潜后就不接收电文,因此只有上浮时忙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