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巡洋舰五十铃号是轻巡长良级的一只.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担任第二遣支(中)舰队旗舰,司令官是新见政一中将.从事了香港攻略作战的支持.后来在中途岛战败后的昭和十七年(1942)九月,因为舰队改编而被编到第二水雷战队,并担任旗舰,派往南方.在瓜达卡那尔岛被占领后,五十铃号也跟战舰金刚号,榛名号一起对岛上机场发动炮击战.
五十铃号在昭和十七年十一月的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遭受损伤,后来在隔年六月起担任中部太平洋的输送任务,在卡比延(Kavieng)附近触雷,加以敌机的攻击再度损伤.然后就被送到了内地修复.在修复的期间,日本海军利用这个机会对旧式化的轻巡洋舰五十铃号作了改造,加强了他的防空兵装以及对潜兵装.这次的改装最重要的就是拆去了旧式的主炮塔,换上了十二点七厘米连装高射炮三座,位置分别为舰桥前一座,后桅后一座,后桅到烟囱间一座,并且搭上了共三十几挺的25mm防空机枪,成为了一艘独特的"防空巡洋舰",但是,在实质上跟美国真正的防空巡洋舰比起来,战力仍是相差太远.此外,也加装了雷达和声纳等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在改造完后,于昭和十九年(1944)九月复归前线,被编入了以对潜为主要任务的第三十一舰队,并担任旗舰.
在昭和十九年(1944)十月的莱特湾海战中,五十铃号率领了八艘驱逐舰从事护卫空母的任务,在同年十一月十九日,于马尼拉湾外受到雷击,到二十年(1945)四月为止都一直停泊在泗水修理.但是最后却在战线复归后的一周,四月七日,在从事陆军部队的输送时,遭受美军潜舰的雷击而沉没.
建造所 浦贺船渠
起工 大正九年八月十日
下水 大正十年十月二十九日
竣工 大正十二年八月十五日
基准排水 5170吨
全长 162.15m
全幅 14.2m
速力 36节
航续力 14节/时5000??
兵装 14cm50倍径主炮七门
7.6cm40倍径高角炮二门
61cm鱼雷发射管八门
水侦一机
滑走台一基
昭和十九年,防空巡洋舰改装后
基准排水 6260吨
全长 152.4m
全幅 14.17m
速力 34.5节
兵装 12.7cm40倍径连装高角炮三基共六门
25mm三连装机枪11基,单装五基共38门
61cm鱼雷发射管八门 (四连装两基)
丧失:昭和20年(1945)四月七日
舰名由来:因为是轻巡洋舰,所以依河名来命名,由来是五十铃川.由志摩半岛附近的山岳地带流出,流经伊势神宫后注入伊势湾,由于流经祀奉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而被称为"圣川"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浦孝一 (海兵45期) 昭和16.9.1
筱田清彦 (海兵43期) 昭和18.1.30
松田源吾 (海兵49期) 昭和19.6.20
【 名取号 Nato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