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荷兰海军格尔德兰号巡洋舰,1902年; 右:被德国改为炮台的尼俄比号,芬兰,科特卡,1944年
尼俄比号线图
附:二战期间其他国家的海上防空炮台
二战当中,德国以本土为重点防空区域,改装这些浮炮台也是为了增强本土的港口防空。德国的水文特点是通航河道多,运河多,海岸线短,重要港口数目有限。二战另外几个主要海军国家中,美国身处两大洋之间,不需要过分担忧本土防空问题。日本在1944年年中(以四川和马里亚纳为基地的B-29开始对其本土进行大规模空袭)之前也不存在港口防空问题。而且日本海岸线漫长,需要防守的重要港湾也比德国多。如果采用浮动炮台作为重要防空手段,不大可能找到如此之多的退役军舰。根据史料记载,日本海军只是在攻占荷属东印度后将凿沉的“苏腊巴亚”号海防舰(前“七省联盟”号)和K-18号潜艇打捞出水,安装了探照灯和高射机枪,改装为防空警戒舰。至于1940年被解除了武装的法国海军和1943年便向盟国投降的意大利海军,就更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