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各行各业争先恐后大跃进的年代。
1959年9月,中共中央组成新的军事委员会,主席为毛泽东,副主席为林彪、贺龙、聂荣臻。1960年1月5日,贺龙兼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这是贺龙第一次主管国防工业。国防工业,是实现军队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贺龙深感责任重大。上任第二天,召开国防工业委员会会议,研究确定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为了工作方便,委员会下面设立一个办事机构,叫国防工委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贺龙于1月13日召开了国防工业系统各企业、事业单位负责干部会议。他郑重地对大家说:“党要我管,我就要真管。我管国防工业,不能只挂牌子,不做实际工作。我要扎扎实实地把工作抓起来。”
贺龙在工作上重视调查研究。他同聂荣臻、罗瑞卿商定,一起去视察国防工业。准备用1年时间,对全国的重点军工企业巡视一遍,作一次全面地调查研究。
1960年3月17日,贺龙、聂荣臻元帅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到成都飞机厂视察基本建设情况。
成都飞机厂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设的喷气式歼击飞机制造厂,位于成都市西郊黄田坝。党中央、国务院为加速发展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在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决定在西南大后方兴建一座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为此,成千上万的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奔赴到祖国的大西南,汇集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
1958年10月18日,厂区工程破土动工。在73天内就开工了34个项目近14万平方米,9个月内7个厂房、21栋宿舍就基本竣工,临时动用。但是,由于当时受“大跃进”思潮的影响,不按客观规律办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盛行,使工厂初期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十分严重。
在厂外203栋办公楼,贺龙一边听厂党委书记杜向光汇报,一边眺望施工现场。他有感触地转身问刘亚楼:“你这个空军司令到过苏联,飞机制造厂就是这样乱吗?”接着,贺龙元帅看到室内墙壁上一条裂缝,用手杖轻轻地一捅,砖块就转动了。贺龙对建筑质量竟如此低劣大为震惊,严肃地质问:“这是怎么搞的?”厂总工程师晋川回说:“这是空斗墙,为的是多快好省”。贺龙严厉地批评说:“什么多快好省,这是少慢差费!这么大个天府之国,穷得连砖都没有吗?建国防工厂嘛,不考虑百年大计,搞成这个样子怎么行?”
从办公楼出来,贺龙、聂荣臻与刘亚楼在杜向光、晋川陪同下步行到4号厂房。贺龙指着那些细小的厂房柱子问陪同的厂领导:“这么大的跨度,柱子又那么细,垮不垮得下来?”晋川说:“垮不下来,有安全保险系数。”贺龙不放心地望着晋川问:“你叫什么名字?你能保证?垮了我找你。”杜向光介绍说:“他(指晋川)是管生产的,不管基建。”贺龙接着问晋川:“你是管生产的,这样的厂房能满足生产要求吗?”晋川见元帅如此关心工厂建设,便如实地汇报:“有问题,有过争议,也提过不少意见,但上级没有采纳。”贺龙生气地问:“向党中央、国务院反映过吗?”晋川答:“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