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Barracuda)舰载轰炸机传奇(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梭鱼”起落架与襟翼机翼结构图

机型概况

中标后 Fairey 公司即开始两架原型机的生产,并于 1940 年 12 月 7 日顺利完成首飞(第二年的 12 月 7 日便是珍珠港事件了),1941

年 6 月 29 日又进行了第二次飞行,该型机被命名为“梭鱼(Barracuda)”,梭鱼号称“海中之虎”,分布于欧洲、西非和地中海沿岸的海底沙滩上,是一种凶猛贪婪的肉食动物,身体象一个圆滑的鱼雷,牙齿好似利剑,攻击动作迅捷,一瞅准机会就猛扑向目标,一口将猎物吞下。Fairey

公司是不是期望他们的攻击机也能象梭鱼一样,动作敏捷迅速,攻击凶猛准确呢?

“梭鱼”俯冲攻击时其襟翼会向上方折起

试飞中“梭鱼”表现还不错,比它的前辈们强多了,但由于当时欧洲战事吃紧,空军的飞机拥有高度的生产优先权,结果直到 1942

年初才准备开工生产了。这时原先设计中打算安装的功率 895 kW(1,200 HP)的

Rolls-Royse Exe24 缸液冷发动机却因项目中止而无法供货,无奈之下只好换装了 Rolls-Royse Merlin30 型 12 缸液冷发动机(功率

969 kW)并驱动一副 Rolls-Bristol 三叶可变距螺旋桨,为了适应新发动机,机体一些地方也作了重新设计,随后该型机以“Barracuda”MK

I 的型号正式生产并交付使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发现该机有许多问题尚需解决:首先是机体过重, 969kW 的 Merlin30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共1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