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疾风——说说日本的四式战斗机疾风(Ki-84)(6)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为了对付日以继夜来袭的美国战略轰炸机编队,疾风在本土防空战当中,越来越多地替代“二式战”,而投入到空中拦截作战中去。

可以说,疾风应是战时日本陆航最好的轻型战斗机。在平飞速度、海平面爬升率和转弯机动性诸方面均已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战后,美军利用缴获而来的疾风,改为使用美国自产的优质汽油,在

6,100 米中等作战高度上竟飞出了 689 千米/小时的速度记录,仅次于当时美军第一流的 P-51H 和 P-47N

战斗机。同时,又被证明在中、低空高度,其爬升性能和操纵灵活性甚至优于 P-47 和 P-51,被试飞组人员喻为是“一个可怕的事实”。

被美军俘获的 Ki-84

由于疾风是日本在航空机械制造工艺上,第一个实施先进的“基孔制”的飞机型号,所以单机制造总工时已从“隼”的 25,000 降至仅仅

4,000!1944年底,太田制作所的月产量已高达 518 架之多,正是这种极易生产的作战飞机顺应了战争之需要。

而疾风的致命弱点,是因为工人素质低下造成的零部件加工精度差、起落架支柱等关键部件钢材质量的不过关、燃料性能的低劣、ハ45

发动机因技术不过关而令事故率高居不下以及机载无线电设备的落后……等原因,导致前线备件不足、飞行事故时有发生,甚至严重影响战斗原有性能和战斗力的正常发挥(其出勤率甚至低于キ-

100“五式战”)。特别是当后期的主要产生场地武藏制作所在美军 B-29 的大举空袭之下连遭破坏后,疾风的生产更是陷于日夜突击、疲于奔命的挣扎状态。

第一頁    上一頁    第6頁/共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