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代的波兰重型战斗机方案(1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PZL.54 “山猫”是 PZL 在 1939

年提出的重型战斗机方案。该机是 PZL.48“豹”的改进版本,计划使用功率更大的 Hispano Suiza 12Z

直列式引擎。齿尖爪利的“山猫”本该作为波军的主力战斗轰炸机装备部队,但是它甚至没得到走下蓝图的机会。由于战争的爆发,首架“山猫”原型机的制造工作被迫终止。

PZL.54

被设计为一种全金属(硬铝)下单翼飞机,使用可收放式主起落架与固定式尾轮。该机的气动外形模仿了 PZL.37

的成功设计,采用双垂尾布局。PZL.54 计划安装 6 挺 7.9 毫米机枪(每侧主翼中安装 3 挺),2 门 20

毫米自动炮(置于机鼻),后射手舱配备双联 7.9 毫米机枪,机身下方可以挂载一枚 500 千克航空炸弹。

小结

纵观 30

年代波兰开发的几款双发军用飞机,其中不乏设计实用且性能优异者,如 PZL.37 与 PWS.33,PZL.38 系列由于受风靡 30

年代的战斗机双发热以及高层偏好的影响(波兰军用航空的决策者们甚至认为单发战斗机的时代行将结束!更为奇怪的是,同期国外双发战斗机都是走增强引擎和减轻机身的发展道路,波兰人却独辟蹊径,钟情于引擎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设计脱离波兰实际,即使“海豹”引擎的表现可以达到设计要求,PZL.38

的爬升与机动性能也是无法让人满意的,而后继型号 PZL.48 如果在 1942 年左右进入一线部队的话,其处境只会比 PZL.38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2頁/共1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