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代的波兰重型战斗机方案(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年,不愿空等“海豹” 引擎的 PZL 开始评估法制 Hispano Suiza 12L

引擎,不过评测结果显示这种型号性能较差,不值得采用。后来 PZL 从美国购买了体积与输出功率与“海豹

I”相类似的“游骑兵”SGV-770B 12 缸风冷引擎,1937 年秋末被运抵波兰。

安装“游骑兵”引擎的 PZL.38/I 原型机,摄于 1938 年春。波兰原计划生产 180 架 PZL.38 取代过时的 PZL.11

战斗机。PZL.38 最大的问题出在引擎上,同时期的布雷盖

690 与 Bf 110 等国外双发多用途战机都配置了功率高得多的引擎

1936 年,PZL 将其重心转移到新式单座战斗机 P.50 和侦察轰炸机

P.46 的研制开发上。尽管如此,1936 年 5 月,波兰航空部还是做出了在次年生产 90 架 PZL.38A 的决定。1936 年

10 月,作为空军现代化改造的一部分,波兰航空部决定采用 PZL.38 换装 10 个飞行中队。

1936 年,波兰航空工厂开始制造首架原型机 P.38/I,到 1937

年,2 架 PZL.38 原型机先后被制造出来。第 1 架安装了美制“游骑兵”SGV-770B 引擎(虽然理论输出功率可达

420~450 马力,实际输出功率仅有 330 马力),与“海豹”相比,前者不但功率不足而且更重。1938 年 4 月,P.38/I

进行了首飞,毫无疑问,这架原型机的表现无法达到设计者预期的水准。1938 年 4~5 月间,第 2 架原型机 P.38/II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1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