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站下了车,心头忽然升起一股刘少奇故乡人的自豪感,像解放军战士一样,4人自动排成行,且虎虎有生气。以致引起街头行人的注目,以为是少林寺的武术师来北京观光!
他们都是第一次出远门,但一点也不胆怯。宁乡曾有人去过北京,都是住在翠明庄的一个招待所。他们寻到那家招待所,这里却不对外营业。须经有关部门的介绍信,方可以在此住宿。成敬常觉得挺新鲜,有意开点玩笑,问:“我们请刘少奇来介绍,能不能住?”
接待人员问:“你们几位,真的没有带介绍信?”
“没带介绍信,只有一封电报!”说着,成敬常从袋兜里掏出刘少奇发给他们的电报,接待人员即刻把他们迎进屋内,安排他们住下,两人合住一间。两间房紧挨着,彼此联系也很方便。
刚刚洗漱完毕,就有一个工作人员来通报说:少奇同志请他们现在就去中南海。
车子七拐八弯,来到中南海一幢房子跟前,房子年代已久,青瓦灰墙,一点也不气派,分明是一幢普通民居,与想象中的中央领导人的官邸相差甚远。
刚下车,他们就看见刘少奇和王光美站在门口迎接,跟他们一一握手。成敬常跟刘少奇握手的时候心里激动,老半天才生硬地喊道:“九叔,您好!”
刘少奇笑了起来,说:“你是成敬常嘛,我在家时,看你这么高———”刘少奇比划着,“那时,你叫我九叔嘛!不过在这里大家都叫我少奇或少奇同志,你们还按这里的称呼吧,那样不显生疏!”
大家不再拘谨,刘少奇把客人请进他的办公室。办公室里陈设也很简单。西墙有4个大窗户,北墙和东墙有几只书柜和文件柜。屋里一对沙发,一把藤椅。客人多了,工作人员临时搬来两把靠椅。宾主落座后,刘少奇敬烟,王光美泡茶,一如农家待客。
叙谈是从乡间的人和事开始的。刘少奇记得许多老朋友,问他们家境如何,身体好不好。谈话无拘无束。刘少奇接着又问起家乡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社会治安……成敬常说:“土改后,贫雇农分了田,生产积极性都很高。但因家底子薄,耕牛农具不足,影响了生产的发展。我这里带来一个材料,是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跟村小学王老师商量整理的,请刘主席过目!”
刘少奇接过那份材料,仔细看了一遍,说:“成敬常同志,你反映的情况很好。我在中央工作,需要从多方面了解下情。这次请你们4位来,就是想跟你们商量,经常与我保持通信关系。比如说,你们一年给我写两封信,反映一下乡里的情况,应该不难吧!”
齐海湘、黄端生不识字,不会写。成敬常便自告奋勇说:“我肚里书不多,但写封信还可以马马虎虎对付。刘主席又不是要我们写大块文章,主要是讲我们乡里农民自己的事。你们几个负责收集信息、了解情况。信,由我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