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公安厅立即派出一位副厅长,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据当地邮电所反映,成敬常和王升平二位给刘少奇的信件,是公社书记和一位县里下来挂职的大队长拿走了。李强找他们谈话,他们却不承认从邮电所拿走信件的事,同时还矢口否认追问过王升平为“屁大的事”向上写信。这些基层干部分明是耍赖了!
后来,调查组在县邮电局查阅会议纪录,发现扣压群众信件并非偶然现象。那天吃午饭的时候,刘少奇心情很不好。他说,我身为党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在家乡想了解一点真实情况,找人谈谈话,就有人出来责难,谩骂。在家乡,想同普通群众和朋友通通信,也被扣留。这说得过去吗?!
5月8日,他与炭子冲的干部群众座谈,那个追问过王升平、邮电所指证扣压过信件的公社书记也在座。刘少奇说:“以前我和王升平、成敬常通信。今后我还想和他们常通信。请你们给我一点通信自由,不要扣压我的信,好不好?和我通信并不是要捣公社、大队的蛋,我是想帮你们的忙。我这个人也可能犯错误,帮个倒忙,那我再向你们承认错误,作检讨!”
坐在一旁的农民“秘书”成敬常觉得过意不去,说:“刘主席,弄了半天,原来是有人扣压了我们的信,既是这样,以后我们不写信了,有什么意见,到北京来,当面向您报告!”
刘少奇当即表态:“为了大家的事情,以后你们可以到北京来找我。你和黄端生已经到过北京。今后为了大家的事,你们认为需要当面向我反映情况,可以随时来嘛,住房吃饭我出钱!”
面对“文革”劫难,忠奸良莠尽显本色
黄端生家在炭子冲对面的山坳里,跟刘少奇家是近邻。解放前,他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年幼时,父母就去世了,全靠奶奶把他拉扯大,家无隔夜粮是常有的事。远亲不如近邻,刘少奇的母亲鲁老太太心眼善,对黄端生时常有接济。刘家的地都是自己耕种,农忙时节活多,就请黄端生来帮忙。按照农村帮工的习惯,黄端生得到了一份应得的报酬。刘少奇最后一次离家外出的时候,黄端生17岁了,互相都很熟悉。
1953年9月,应刘少奇的邀请,黄端生和成敬常一行4人赴京观光。一个月后回到炭子冲,黄端生就有了更多更新鲜的话题。
———刘少奇爱学习,还是小时候的“刘九书柜”。到他的办公室里去,几个大柜子装的都是书。书有砖头那么厚,我说,刘主席,这么多书,您怎么读得完啊。他说,没有时间也要挤时间读呀!听说连毛主席都很佩服刘少奇的学习精神。毛主席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