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密林后,战士们果然发现了敌特工留下的痕迹。敌人真的来过!为了保障阵地安全,副连长和老蔡决定继续前进。搜缴分队在密林中艰难地行进。没进过热带山岳丛林的人想象不出那里地形的艰险,其间藤萝缠绕,林密草深,地图上标示几百米的距离,真走起来,得用上几个小时。由于缺乏参照物,不知不觉中,搜缴分队迷失了方向。
行进间,尖兵组发现前方不远处是一个阵地,但阵地上士兵的军服却不是解放军的。大家马上意识到,这是敌军阵地前沿了。敌哨兵看到这一队人马,也吓傻了,愣在原地。副连长马上下令:“向相反的方向撤!快!快!!”
那是真正的千钧一发。在敌人阵地前,一旦交火,这十几人的小分队根本没有招架之功。此时,战士们已经在密林中跋涉了几个小时,体力消耗极大,而敌人在山岳丛林中的行进速度又极快,如果被追上,牺牲是幸运的,一旦被俘就万劫不复了。那一刻,所有战士都拧开了胸前“光荣弹”的盖子。
能不能摆脱敌人,副连长和老蔡心里也没底。根本找不到回去的路,搜缴分队只能按照敌阵地的相反方向疾进。副连长在前开路,老蔡断后。突然,一道几十米深的地裂拦住了去路。这道沟有六七米宽,人跃不过去。如果绕,那肯定被追兵堵个正着。官兵们隐约听到了丛林中有响动,真急得眼里冒火。搜缴分队沿着沟边走了一段,发现一棵倒下的大树正好搭在沟的两岸。那棵树的树干已经朽了,用手一戳就碎一个洞,但副连长半秒钟都没有犹豫:“过!”随即第一个爬了过去。
谁都知道,第一个过和最后一个过,是最危险的。老蔡依然断后,握着冲锋枪警戒。战友们一个个爬了过去。就在老蔡通过的时候,被十几人踩过的树干承受不住了,一下子折断。老蔡手疾眼快,抓住了崖壁的一根藤萝。
战士们揪着子弹袋,把老蔡拉了上来。搜缴分队继续拼命地回撤。终于,前方出现了解放军的防御阵地。但没想到的是,又一波险情开始了。搜缴分队前方,不是他们出发的一号警戒阵地,是团侦察排的防御阵地。侦察排发现这一小队人,以为是敌军偷袭,阵地上的轻重武器一起瞄准搜缴分队。
危急时刻,老蔡带着大家高喊:“我们是2排的!”听到汉语喊声,阵地没有开火。但敌特工也会用汉语使诈,侦察排阵地毫无动静。老蔡赶紧让战士喊各自在侦察排的老乡的名字。这招现在看来稀疏平常,但在当时情境下,脑子不灵活还真就一下子想不到。在阵地前僵持久了,难免造成误伤。老蔡的果断处置,把刚从敌前逃回来的搜缴分队,最终送回了自己的阵地。
时光飞逝,25年光阴如白驹过隙。采访老蔡时,正值2009年春节。窗外,时有鞭炮声响起。
记者问:“这爆竹声和当年的枪声像吗?”
老蔡答:“战场上,没听到枪声前,先听到子弹从耳边飞过的呼啸。”
记者无语。临别,老蔡对记者说:“我的一位同学,就留在八里河东山了。如果你采访时经过,一定替我去看看那位同学,给他洒些酒。他叫王伟,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第574号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