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12月24日,洛奇坚持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要求将美国间谍案列入九届联大议程,并称11名美国军事间谍被击落的地点是在“北朝鲜宣川城附近”。12月8日,联合国九届联大就美国间谍案专门召开全体会议,洛奇在会议上对中国判决美国间谍人员一事大加攻击,英国驻联合国代表纳丁也在一旁帮腔。在美英的共同操纵下,12月10日,九届联大通过“控诉违反朝鲜停战协定扣留和监禁军事人员”案的决议,指责中国拘留美国间谍人员违反了朝鲜停战协定,并敦促哈马舍尔德秘书长代表联合国设法争取11名间谍获释。由此,美国间谍案可能引发的中美冲突开始转向缓和,激烈的对抗转为以联合国为中介的外交斡旋。
二
12月10日,九届联大通过对中国判决美国间谍案进行干涉的决议,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亲自写信给周恩来,试探中方有无可能接受他访问北京。在信中,哈马舍尔德称,“鉴于我对此事的关心,我将欣赏获得机会来亲自同您商谈此事。为此理由,我愿请问,您是否能在北京接见我。我愿建议在12月26日之后不久作一访问;如您接受我的建议,我愿请问,在那个时候左右的哪一个时期对您是合适的。”此时,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仍然掌握在台湾当局手中,对于尚未取得联合国代表席位的新中国进行访问,哈马舍尔德的北京之行确有违“惯例”。
中国政府对于是否接待哈马舍尔德一再权衡。周恩来在与印度总理尼赫鲁谈话时表示:中国受到非常不公平的待遇。在过去的7年里,美国针对中国的间谍案已形成惯例,这次的美国间谍案并不是孤立的或简单地由朝鲜冲突引起的。在中美日内瓦会谈中,美方代表给中方代表的美国侨民名单中,11名间谍人员只是作为在华的美国平民而不是军事人员,同时美国安排用4名中国留学生获准离境来换取新中国政府释放2名新闻人员和2名其他人员,但是美国却言而无信,至今仍然不批准这4名中国学生回国。另外,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在给尼赫鲁的报告中透露,如果美国同中国政府“动粗”,或许问题将更严峻。赖嘉文认为,这些间谍人员的出路是在不承认“错判”的条件下获得减刑。如果美国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中国政府或许永远不会释放这些所谓的“飞行员”。
对于哈氏希望访问北京的来信,周恩来12月14日专门召集外交部、公安部的负责人开会商讨。两天后,又召集有罗瑞卿参加的外交部党组会议,再次商谈此事。12月16日,周恩来在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中指出,如果中国拒绝哈马舍尔德访华,西方还会通过亚洲中立国家继续进行活动,这个问题有可能提交到科伦坡国际会议上讨论,这将对中国不利,甚至会影响到中国参加 1955年举行的亚非会议,因此,拒绝哈马舍尔德访华,中国将陷于被动。故而,接受哈马舍尔德访华无疑是上策。12月17日,周恩来回复哈马舍尔德两封电报,一方面说明中国政府处理间谍案的立场,指出中国内政不容外国干涉,另一方面又对哈氏访问北京表示欢迎。对于周恩来的复信,哈马舍尔德曾多次向他人提起,他觉得周恩来信中“很谦和”、“不诉争端”,语气和悦。此外,哈氏还秘密地告诉洛奇,周恩来通过哈氏担任瑞士驻北京代办的亲属转口信,对秘书长来京访问表示高兴。哈马舍尔德从周恩来的友好表示中受到鼓励。所以,在同美国国务院法律顾问弗莱格等人会面时,哈马舍尔德没有询问美国的态度,更没有向弗莱格提及此事,以至弗莱格觉得哈氏对北京之行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