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发动了它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七七”翌日,即7月8日的凌晨,中国军队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也于此日传遍全中国。这一天前方二十九军将士英勇作战,国共两党同声御侮,全国士农工商群情激愤,表现了团结爱国的伟大民族精神,预示着最终的胜利是我们的。这段同仇敌忾的历史永远值得回忆,这种团结爱国的精神永远值得纪念。
这天的前方将士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这应是事变前方将士的心声,从军长到师长到旅长到团长到营长,到一般战士,都是这样的心声。
——副军长秦德纯命令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
秦德纯(1893—1963),字绍文,山东沂水县人。时任二十九军副军长,代理军长职责,并兼任北平市市长,管理冀察军政事宜。
“七七”之夜,约在11时40分,秦德纯接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宗瀚及负责对日交涉的林耕宇专员电话,谓:“据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说,本日有日军一中队在卢沟桥附近演习。但在整队时,忽有驻卢沟桥之第二十九军部队向其射击,因而走失士兵一名,并见该士兵被迫进入宛平县城。日本军官要求率队进城检查。”秦德纯答:“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本军队事前未得我方同意在该地演习,已违背国际公法,妨害我国主权,走失士兵我方不能负责,日方更不得进城检查,致起误会。惟姑念两国友谊,可等天亮后,令该地军警代为寻觅,如查有日本士兵,即行送还。”
答复后夜晚1时,外交委员会又来电话,谓日方对我答复不满,要强行派队进城检查,否则日军即包围该城。秦德纯副军长即将此经过,以电话告知冯治安师长,及驻卢沟桥的吉星文团长,令严密戒备,准备应战。同时命令吉团长,派官长侦探丰台方面敌人动态。到凌晨3时半,接吉团长电话报告:“约有日军步兵1营,附山炮4门及机关枪1连,正由丰台向卢沟桥前进。我方已将城防布置妥当。”秦德纯当即对吉指示:“保卫领土是军人天职,对外战争是我军的荣誉,务即晓谕全团官兵,牺牲奋斗,坚守阵地,即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并以此处置通知冯治安师长。
7月8日拂晓约4时,日军已在宛平城的东面、东南面及东北面展开包围态势,先要求其外交人员进城,继而要求武官进城。秦德纯授意吉星文团长与时任宛平县县长的王冷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