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持久战略(1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武汉街头,搭建起六个献金台。周恩来、郭沫若倡议,中国人在这一天举行抗战献金活动。 翟文静 时为孩子剧团成员

气氛那是轰轰烈烈的。就觉得人很多,很踊跃,那个车好像都堵上了一样的。黄包车呀、汽车呀、主要是人很多。

解说:这一天,一个卖唱的盲人从40里外赶来,献出了自己的全部财产――5元钱。600多位人力车夫,献上他们当天的血汗钱。许多流亡学生没有钱捐献,就在献金台附近组织化装表演,所募款项随时放入献金柜……捐献的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差不多等于当时武汉的全部人口。

这一天,各界人士纷纷给前线将士写慰问信,来自沦陷区的流亡儿童凄凉地写着:“哥哥呀!要英勇杀敌,赶快赶走鬼子,让小弟弟、小妹妹回家呀!”

这一天,《解放》杂志发出专刊,首篇即是《论持久战》。这本杂志在武汉广为发行,排版工人从铅字库中仔细捡选出一个个铅字,印刷机昼夜运转,《论持久战》一时洛阳纸贵。

这一天,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武汉召开,毛泽东致电武汉,敬献三句真言:“一曰坚持抗战,二曰坚持统一战线,三曰坚持持久战。”

解说:1938年7月的长江流域是一个多雨且闷热难当的季节。中日双方的官兵中到处蔓延着疟疾、赤痢等疾病。

7月26日,又一个江防要塞九江失守了,这一次,日军只用了2天。

解说:这是美国记者当年从武汉发回国内的一段新闻画面。此时的中国军队已经放弃了据险死守的习惯战术。就在九江失陷之后,中国统帅部进一步明确了迟滞敌军、保存有生力量的作战指导方针。

今年89岁的侯伟功,当时是驻守在九江上游田家镇要塞外围阵地的一个机关枪连连长。

侯伟功 时任第84军187师机枪连连长

到了作战了,白崇禧召集训话。他讲,现在我们改叫持久战,过去没有持久战这个名词。往后这个战略上是持久战,持久战是可以退却的,不是死守的。

怎么呢?就是我们是劣势部队对优势装备的部队的战斗,敌人来了,我们就必须智取,不要跟他硬拼了。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2頁/共1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