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刚安顿下兵团部,就接到报告,说解放
军三四万主力正从西北约20公里的宿羊山地区跑步南下,直奔碾庄圩。另有一两万解放军主力,正从陇海铁路南面向碾庄圩疾进。
9日中午时分,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给黄百韬发来一份急电,是蒋介石的一份命令:“着该兵团在碾庄圩地区准备决战。已命令黄维兵团经宿县、宿迁渡过运河进行外线反击;又已令杜(聿明)副总司令率邱、李两兵团东援……”
军令如山。黄百韬立即在碾庄圩开会,向各军军长布置了任务。
正在忙活之际,黄百韬又得悉第三绥靖区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两万余人已叛变投共,运河、不老河防线已土崩瓦解,解放军3个主力纵队已直插大许家、八义集,截断了陇海路,从而封闭了黄百韬兵团西撤徐州的通道。
至此,黄百韬才恍然大悟,原来解放军已对他的兵团形成了包围圈,自己成了瓮中之鳖。
黄百韬的三个不解:
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四十四军两天;
二、我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浮桥;
三、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救援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
从11月10日黄昏开始,华东野战军对黄百韬兵团发动了全线进攻,彻夜激战,攻势非常凌厉。
在南京的蒋介石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严厉命令杜聿明亲率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务必解黄兵团之围。蒋介石还给黄百韬写了一封亲笔信空投给黄。信上说:
焕然司令弟勋鉴:
此次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之关键,务希严督所部,切实训导,同心一德,团结苦斗,期在必胜,完成重大之使命,是为至要。顺颂
戎祉
中正手书
各军师长均此
杜聿明尽管亲自上阵督战,还出动了飞机、坦克,动用了各种美式大炮,各级军官率督战队迫使士兵作战,但进展不大。蒋介石一面通过电报、电话斥责邱清泉保存实力救援不力,一面派参谋总长顾祝同亲赴徐州督战。
顾祝同一见杜聿明,就问:“敌人不过两三个纵队,为什么我们两个兵团还打不动?”
杜聿明说:“打仗不是纸上谈兵,画一个箭头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况且敌人已先我占领阵地,兵力也陆续增加,究竟有多少,我也未搞清,战斗非常顽强,每一村落据点,都得经过反复争夺,才可攻占。一到晚上,敌人又利用其夜战特长,将据点夺回。故我邱、李兵团与黄百韬虽相距仅20公里,但仍难越雷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