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黄百韬和邱清泉是自杀还是他杀(6)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据说,杨廷宴逃回南京后,将黄百韬死讯报告了国防部,并告知了黄百韬的家属。他们即派人按杨廷宴所说地点,将黄百韬遗体挖出后运回南京。蒋介石下令为黄百韬举行

隆重的安葬仪式,追赠黄为陆军上将,授予他“青天白日勋章”,以表彰黄对“党国”的一片忠心。

那么,当年黄百韬究竟是被击毙,还是自杀?是逃跑途中跑不动了不愿当俘虏而自杀,还是负了伤自知活不成了而自杀?是为“党国”尽忠而自杀,还是撕碎了蒋介石的亲笔信、满怀着对蒋的怨恨而自杀?如果是被击毙,具体细节又是如何呢?……

看来,黄百韬的死因尚是一个未解之谜……

60多年后的今天,在碾庄圩附近尤家湖西北旷野上,竖着一块石碑,上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击中黄百韬遗址”,并有文字说明。而在南京的蒋王庙明朝岐阳王李文忠墓的后面,筑有一座“黄焕然之墓”,旁边还竖牌写有黄百韬的生平简介。

黄百韬的遗体于1949年1月17日运抵南京。国民党《中央日报》于1月20日刊登了《首都各界追悼黄故司令官百韬将军暨戡乱殉国将士大会公告》:定于21、22、23日在中国殡仪馆公祭三天。

这时,国民党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已推进至长江北岸,南京风声鹤唳。蒋介石于1月21日宣告“引退”,下午4时匆匆飞离南京。许多军政大员自顾不暇。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忙于与中共开展和谈。在此背景下,国民党当局哪里还顾得上黄百韬的“后事”,不仅“公祭”草草收场,“国葬”云云也就不了了之。

《中央日报》1月25日一版头条刊登了《黄故上将百韬将军安葬办事处启事》:黄故将军灵榇择定于1月26日安葬于南京太平门外曹古山。该山位于南京东北郊,解放后修建公路,平毁了山上的国民党军人公墓,黄百韬之墓亦被毁。现在位于蒋王庙明朝岐阳王李文忠墓后山脚的黄焕然墓,可能是改革开放后所修。否则,“文革”中红卫兵刮起的“横扫”风暴,哪里能让如此气派的黄百韬墓安然无恙,一直保存到今天呢?!

在陈官庄,邱清泉和杜聿明同住在一个四合院中。院内有一棵树,他很讲迷信,听人说:“木”字四周有房子,是个“困”字,眼下正应了被解放军困住。

以邱清泉为司令的国民党军第二兵团,下辖第五、七十、七十二、七十四、十二军等5个军,其中第五军被称为国民党的“王牌军”,系“五大主力”之一。全兵团约12万人马,武器装备精良,在华东和中原地区作战,对解放军构成了很大威胁。

第一頁    上一頁    第6頁/共9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