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潜艇作战简史(7)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位于梅尔群岛海面上的“石乔鱼”号潜艇,该艇正准备进行第六次战斗巡逻任务,摄于1943年7月14日

1943年7月24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由丹.达斯皮特指挥的“黑鱼”号潜艇发现了捕鲸船改装的19000吨级 “东南丸”号油轮。达斯皮特下令齐射艇首4枚鱼雷,其中2枚命中。达斯皮特在潜望镜中观测到了鱼雷击中目标产生的巨大水柱,但目标并没有停止航行。于是潜艇再次发射了2枚鱼雷并且全部命中,这次目标开始冒出浓烟并且放慢了航速,但却迟迟没有下沉。由于急于击沉这一巨型目标,达斯皮特在接下来的21分钟内向“东南丸”号相继发射了9枚鱼雷,全部命中目标,但却没有听到爆炸的声音。“东南丸”号总共被13枚鱼雷命中,但毫无损伤。达斯皮特保留了最后一枚鱼雷返航,并向洛克伍德汇报了这次事件的经过。在仔细检查这枚鱼雷后,洛克伍德命令一艘新服役的潜艇在近海进行了艇上鱼雷的试射,果然又出现了哑弹。经过检查,发现鱼雷的引信在撞针撞击引信帽之前就已经变形。达斯皮特看到的水柱是鱼雷上空气瓶破裂时产生的,实际上13枚鱼雷中仅有一枚真正起爆。在其后的陆地试验中发现,如果鱼雷击中目标的入射角为90°时,引信几乎百分之百失效。随着鱼雷入射角度的增大,鱼雷起爆的概率也随之增大。至此,鱼雷问题的原因终于被找到,海军方面开始着手改进自己的鱼雷,潜艇部队也开始进入收获的时节。

第一頁    上一頁    第7頁/共10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