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陈洁如征得蒋介石同意,就抱回家来了,取名“陪陪”,既与英语“婴儿”(baby)同音,又希望她能带来一个弟弟做陪伴。“陪陪”后来由蒋介石取名瑶光,蒋介石、陈洁如离婚后,瑶光随其养母改姓陈。
1933年,陈洁如回到上海。赴美时,陈洁如把养女交给母亲抚养。重回上海,对她来说,会勾起对心酸的往事的联想,但亲人在这里,她还是回来了。她深居简出,闭门谢客。她给蒋介石写过几封信,蒋介石批给她5万元钱。
陈去美国,瑶光在外祖母抚育下长大成人。抗战爆发,她还不满20岁,就嫁给一个姓安的朝鲜人,生育两子。安后来不知去向。瑶光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十分艰难。国民党第三方面军主任秘书胡静如的夫人周安琪系瑶光女友,对她母子处境深表同情。
由周安琪介绍,1946年瑶光与该军少将参谋兼《改造日报》社社长陆久之结婚,生有一女。陈洁如很赏识这个女婿,特将珍藏多年的一块蒋任黄埔军校校长时苏联顾问鲍罗廷赠给蒋的金壳怀表送给陆久之为见面礼。
1971年,陈洁如在香港病故,陈瑶光获准携女儿赴港奔丧,从此定居香港。1983年9月,适逢陈瑶光60诞辰,陆久之赴港探亲。妻子劝他留下,他没有同意,只住两个月便不告而别,悄悄地返回上海。陆久之现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市政协委员、老年旅游公司董事长。此外,还与国内外进步人士创办了《海外侨胞》,担任总监之职。
毫无疑问,没有宋美龄的介入,陈、蒋婚变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有人说,蒋介石向宋美龄寻求爱情,实际也是向她争取政治支援。蒋介石实际上对前妻陈洁如感情颇深,直至与宋美龄结婚很久以后;但为了政治的需要,他抛弃了她。
据美国席格勒夫所著的《宋家王朝》一书指出,宋美龄不满蒋介石继续与其前妻陈洁如来往,愤而于1944年6月偕大姐宋霭龄、外甥孔令杰等人避居巴西。书中写道:重庆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蒋介石婚变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