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年8月10日的《中央日报》刊登了王桂芬来南京的新闻
“关于王桂芬在美国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她的回忆文章《我的家庭和生活史略》看出。”李铭教授告诉记者,王桂芬在美国求学时,因经济困乏,想请求政府津贴一点学费。于是就寄了一封信给立法院院长胡汉民。不久之后,王桂芬即收到回信,胡汉民在信中语多勉励,答应她会向中央提议,解决她的学费问题。然而,由于其他人的阻挠,王桂芬只得到数百元的国币。凭借顽强的毅力,王桂芬系统地学习了飞机工程、航空教育、驾驶学、气象学、机械用品、无线电、学校组织等课程,并于1931年5月学成归国,回到上海。
同年8月9日,王桂芬来到南京。消息灵通的《中央日报》记者随即就赶往她下榻的酒店,对她进行了采访,问题集中在三方面:起初留学航空事业之动机、现在美国航空之近势、此次来京的目的。
在《中央日报》记者的笔下,1931年的王桂芬“年约二十许,衣白华装,秀发中分,左右披卷,资质天成,操国语甚流利,略带湘音”。面对《中央日报》记者的提问,王桂芬回答得很细致。王桂芬说到美国最近制造的一种保护式的飞机,当它翱翔空中时,可以散出与云同色的浓烟来掩护机身,使得敌方飞机不能明辨该机的位置。这一番描述,让《中央日报》记者听得目瞪口呆。王桂芬还称,她此次来首都南京,是拜见航空署的官员,想用所学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