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曼彻斯特”到“兰开斯特”,机头部的轮廓如出一辙,机身结构改动也很少
阿弗罗 683
型“兰开斯特”式轰炸机
四引擎“曼彻斯特”III 型原型机于 1940 年 1 月 9
日首飞,当即表现出良好的飞行品质和可靠性。随后,新机型安装了更大功率的“梅林”发动机,机首、机尾、背部和机腹都安装了炮塔,增大了载油量,配置了自动充气救生筏,并于
1940 年 10 月 31
日进行了试飞。由于新机型与早先的双引擎型号区别极大,所以有必要重新命名,因而“兰开斯特”就此诞生了。由于其极其优异的性能,很多工厂都被用来生产“兰开斯特”,使它的最终产量达到了
7,734 架。第一个装备“兰开斯特”的是第 44(罗德西亚)轰炸机中队,该中队于 1940 年底接收了第一架飞机。

试飞员对“兰开斯特”原型机的性能赞口不绝,请看图中他们做的机动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由于该中队完成了“兰开斯特”的改装,因而于 1942 年
3 月 3 日开始执行第一次出击任务,在赫尔果兰湾布雷。随后,驻伍德霍尔温泉的第 97 轰炸机中队,与第 44 轰炸机中队一起,用 12
架“兰开斯特”式轰炸机执行了一项勇敢的昼间低空轰炸任务,攻击了位于奥格斯堡的 MAN
柴油机工厂。这次轰炸是以后许许多多次同样勇敢的攻击的开始,但是当时有 7
架“兰开斯特”被击落。在后来的任务中各轰炸机中队一直在发展精确轰炸方法和改进投弹技术。到了 1942 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