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种迹象来看,印度的 Su-30MKI 更侧重对空作战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在印度本土生产苏-30MKI 的计划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IAPO 在过去的几年间向 HAL 派出协调小组,以协助印方到 2004 年生产出首架苏-30MKI 飞机。HAL 官员表示,俄罗斯小组向印方提供了技术细节和飞机图纸,生产进度被要求加快,要求在今后 10 年间制造 140 架苏-30MKI,而非原先计划中提出的 14 年期限。印度空军希望用 190 架苏-30MKI 编成 9 至 10 个中队,除部署在新德里及重要战略方向外,还将部署在孟买、加尔各答、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以担负对巴、对华机动作战任务和保卫安达曼海域及印度洋领空任务。印度海军也将装备相应数量的苏-30MKI。
IAPO 向 HAL 在孟买附近的纳西克工厂生产苏-30MKI 的车间提供装配线设备和仪表系统。整个生产设施在 2004 年初完工。2005
年 6 月首批两套用于许可证组装苏-30MKI 战斗机的组装部件已经运到纳西克,并将由 HAL 自行组装。按计划,第一阶段将使用俄罗斯的配件进行组装。从 2007 年开始,印度专家将自行建造和组装苏-30MKI 战机。另外这个军售合同中还包括六个小
合同,包括向印提供技术装备、提供用于许可证生产的技术文件、俄专家前往印度进行技术协调和咨询、在俄为印培训专家、改造生产苏-30MKI 战机的企业和简化生产技术进程。
参与许可生产苏-30MKI 战机的共有 5 家印度工厂,它们分别是:位于纳西克的总装厂,它将负责整个飞机的组装和生产任务,最终以每年 14 架的速度生产飞机。位于克勒格布尔的发动机制造厂将负责按照许可证生产 AL-31FP 发动机,该厂也将负责 AL-31FP 发动机的大修工作。AL-31FP 将是第一种由印度自行生产的涡轮凤扇发动机。在此之前曾经计划在该厂生产米格-29 战斗机使用的 RD-33,但
无果而终。位于海德拉巴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将负责“雪豹”(Bars)无源相控阵雷达的生产,而位于克尔瓦的航空产品生产厂和位于勒克瑙的燃料机械仪器设备生产厂负责其余的部分。
HAL 表示将最终完成整个苏-30MKI 系统的全面国产化,但是从 HAL 自上世纪 60
年代按许可证生产的米格-21 到今天依然无法做到全面国产化的情况来看,完成这一目标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实际上苏-30MKI 从性能上来讲的确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战斗轰炸机,只是大量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测试就交付给印度空军使用,所以飞机一直无法达到完善的地步。再加上印度空军糟糕的后勤维修能力,使得苏-30MKI 毛病百出纠纷不断。但无论怎样苏-30MKI 都将使印度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获得前所末有的提高,就目前看来它在空中优势方面在南亚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