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fighter“台风”——德国空军的新型战斗机(5)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改良潜力

新型战机的研发及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间,不停出现的新软件或者硬件将导致新机的不断改进。这是由用户持续提出在使用上最新和必需的要求引起的。在

Eurofighter

研发过程中,用户提出新指标的情形对其只有正面的影响。按照当时的研发进度来看,机体提供给机载设备使用的空间仍未被用尽,也就是说为新增设备预留了空间。故此发动机仍有升级的余地,计算机的功能也能在只花费最少人力物力的条件下得到扩展。

在可预见的将来,上述升级潜力容许 Eurofighter

继续改良,以满足各种具可操作性的要求。但不容忽视的是,此类改良的目标必须要与 Eurofighter 所扮演的角色---国土防空和对地攻击相关的性能要求相一致。

按照 Eurofighter 项目的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所谓的 EOC(Enhanced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将在四个参与国范围内实施。由此带来的 Eurofighter

在对空及对地两方面功能和性能上的提升满足了项目参与国对未来战机的要求,并且远远超出了当初研发合同上所拟定条款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包括了列装现代化的空-空和空-面武备。

四个项目参与国已经在开始讨论在项目长期计划内的 Eurofighter

性能改进(如对雷达的改良和推力矢量控制)。

早在将于 2015 年结束的采购阶段完成之前,对 Eurofighter

改进潜力的利用已经是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对此来说,Eurofighter

开发厂商所拥有的研发资源也相当重要。因此,四个项目参与国的意见必须保持一致并且尽早地准备和开始此进程。尽管各参与国在这一武器系统的概念设计层次上达成共识,但仍然在各自负责的领域内有着自己的一套。所以在项目进行中的民主与集中更显重要。

可靠性与实用性

对空中武器系统而言,它的效率主要体现在可靠性和实用性上。Eurofighter

在可靠性、维修性和测试能力上所表现出来的的出众性能,决定了在使用中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按照目前所取得的经验数据来看,其高实用性无庸置疑。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由技术数据所得的理论故障率,每一千个飞行小时 Eurofighter 就会出现

400 个故障,此前的试飞过程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其中百分之五十的故障可以在 45 分钟内被修复,而在 3

个小时内可被修复的故障比率是百分之九十五。即使是将所有的维修工作都考虑进去,为每一个飞行小时所要付出的技术性劳力支出也会比当前空军中拥有相同复杂程度的武器系统的要大为减少。当然了,这些数据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第一頁    上一頁    第5頁/共8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