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沧桑:杨子荣的母亲曾被当土匪家属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47年2月7日活捉牡丹江一带“匪首”座山雕张乐山。东北军区司令部给杨子荣记了三等功,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之荣誉。

1947年2月23日,杨子荣在穷追郑三炮、丁焕章等人之时,因天寒而导致所持之枪被冻住,反应不及,中弹身亡,时年31岁。为纪念杨子荣,其生前所领导的侦查排,更名为“杨子荣排”。

其遗体现安葬在海林县烈士陵园。1981年4月,海林县建起了杨子荣纪念馆。

杨子荣“失踪”之谜

谷办华

●他消灭了牡丹江地区最后几个土匪头子,自己也倒在了血泊中。英雄的遗体被安葬在山坡上,木质的纪念碑上没有写他的籍贯,因为没有人知道他的故乡在何方……

1947年3月17日,在如今的黑龙江省东南部一个叫作海林镇的地方,举行了一场极不平常的葬礼。清晨,数以千计的军民抬着花圈,胸佩白花,带着纸烛,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城西的朝鲜族小学操场,来为一位人民的英雄送行。英雄的名字叫杨子荣,是牡丹江军区2团的侦察排长。22天前,也就是2月23日,他牺牲在完达山脉深处的一个叫闹枝沟的地方。敌我交战中,他和剿匪小分队消灭了牡丹江地区的最后几个土匪头目,其中最有名气的一个匪首叫郑三炮,而他自己也倒在了血泊中。

天阴沉沉的,飘着雪花,像是撒着漫天的纸钱。人们流着泪,呜咽着,倾诉着对他的思念。在百姓们的眼里,棺材里躺着的不仅仅是解放军的一个排长,而且是他们自己的一个儿子。自从一年前这队伍驻扎到这镇上,他帮着挑水扫院,起圈劈柴,和颜悦色,亲亲热热,哪一点不像自己的儿子?钻深山,打“胡子” ,这孩子冒了多大的风险!搭上命,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咱百姓。“这孩子怪可怜的,人死了,也没个家里人在跟前。”老头老太太们边哭边说。

在2团人的眼里,棺材里躺着的是他们的兄长和挚友。他当兵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从小鬼子投降的那一年到他牺牲,满打满算不过1年5 个月零几天。他是在胶东莱西水沟头村入伍的。分兵时,中队领导看他胡子拉碴的,29岁了,比自己的年岁还大,便让他当了炊事员。同年10月他随部队漂洋过海挺进到了东北。他挑着油桶和炊具跟着部队行军,挑着饭担上阵地送饭。扩军他给宣传,打仗他给支招,过松花江他给找船。3个月后,他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了大队的扩军模范。1946年3月21日,他当上战斗班长,第二天便独闯敌寨杏树底村,不费一枪一弹说服400多个土匪缴械投降,让多少乡亲和战友免遭涂炭。之后他被选为团侦察班长,后来又当上侦察排长。参军前,他在东北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