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影:“中外品牌之战处爆发前夜”(2)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10-03-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郑春影毫不避讳谈中国品牌和外资品牌的差距,而显得理智而富有慧力,甚至在采访当中,多次提到外资品牌在品牌系统提升方面值得本土品牌借鉴。

不管距离如何,一个事实却不得不面对:专营店渠道品牌的生命周期都比较短,一般说来,一个只在专营店销售的品牌如果能够在专营店里存活3年就好像已经很庆幸了。

郑春影认为,“这与专营店业态有关。要以‘品牌’的形式在专营店里生存,对本土品牌自身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

专营店业态怎么了?为什么专营店品牌的生命周期会如此短暂?

郑春影为自然堂能在专营店驰骋8年依然气势强劲感到欣慰,但专营店这一业态也让他深思良久,“专营店大都属于个体经营,决策机制完全顺从于店老板的个人意志,凡事自己说了算,导致店主对品牌的忠诚度很低,如果一个品牌在店里已经有2至3年时间了就觉得会出问题,于是就有了换牌子的冲动。”

由此,本土品牌在专营店渠道缺乏长久的“定力”,这成了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竞争的掣肘因素之一。但是,在专营店品牌的“土洋”对决中,中国品牌并不是一无是处,毫无回击之力。

对于外资品牌渠道下沉到专营店,身处“专营店江湖”的郑春影也许看得很清楚。“它们的目的,要么是想把中国本土品牌扼杀在摇篮里,动摇本土品牌的发展根基;要么,的确是外资品牌战略和渠道布局的一部分。”

因此,郑春影在提出与外资品牌竞争的策略时,非常强调“品牌持续性”这一特征。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