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影:“中外品牌之战处爆发前夜”(4)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10-03-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这可能是外资品牌的一种‘阴谋’,虽然它们已经将渠道延伸到了专营店,但是它们的主渠道有可能仍在百货商场和KA大卖场,外资品牌所以急于进驻专营店,除了想要遏制中国品牌的发展外,也是看重了专营店多年经营培养的一大批忠诚顾客,外资品牌想通过会员制的方法把这批顾客转为自己的会员,最终再转移到自己的商超专柜中去。因为随着中国商业零售企业的迅速扩张,百货商场和KA大卖场已开始从一、二线城市快速扩张到三、四线城市、县城甚至发达的乡镇开设卖场,而在这时,外资品牌也必然会随着这些百货商场和KA大卖场一起进驻,这时,它们就会把在专营店渠道培养的会员移植到百货商场、KA大卖场等主渠道里去,从而使专营店蒙受巨大损失。”

郑春影补充道,“转移会员,一个群发短信,足以。”

看似蜻蜓点水的说法,却让人感到意味深长,玄机重重。

而我们也可以发现,不论是从外资品牌的一贯做法来看,还是从专营店店主得到的信息,外资品牌采取的都是一些长期策略和釜底抽薪的做法。

“外资品牌的做法有些‘无情’,当它们要从专营店撤出的时候,从不考虑客户利益,而是品牌自身的利益。”

显然,郑春影对化妆品专营店渠道是“最后的蛋糕”这一说法持有异议,不是没有道理。

常有业界人士分析外资品牌挺进专营店渠道的动机,曾有“外资品牌在百货、超市渠道的竞争已呈白热化,市场容量接近饱和状态,不得不另辟渠道,以图发展”一说。

但郑春影认为,“百货商场、超市渠道远没有饱和,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真正的‘战场’在百货商场和KA大卖场,而不是专营店。本土品牌要想在专营店渠道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就必须在做好专营店渠道的同时,再跳出这一渠道,将中外品牌的战场引向外资品牌的‘大后方’,即商超渠道。”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共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