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朱立群

朱立群,女,1958年11月出生,籍贯河北省秦皇岛,汉族。
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1982),外交学院历史学硕士(1988)、法学博士(2001)。 2000年-2001年在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访问;2003年-2004年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西格尔亚洲研究中心作富布莱特研究学者。
1993-1998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982年-1995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任教,1995年至今在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任教,讲授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欧洲研究、国际安全合作研究等课程。历任副所长、所长。现任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外交学院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点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
近年主要科研成果:
《欧洲安全组织与安全结构》,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主编之一),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新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外交评论》,2005年第5期;
“联合国改革前景的分析”,《外交评论》,2005年第3期;
“美国对中国亚洲外交的认知”,《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制度化安全合作与权力自我约束”,《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信任与国家间关系——兼论当前的中美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北约的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欧洲研究》,2003年第1期;
“北约、欧盟‘双扩’及其新欧洲安全结构”, 《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6期;
“大西洋联盟关系的发展及走势”,《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11期。
电镀界朱立群 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应用化学系主任、兼任中国航空表面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腐蚀防护委员会表面保护分会委员。 1998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2002—2003,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
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编写表面处理和电镀书籍多部。2002年《憎水剂试验与憎水处理工艺研究》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3等奖。负责航空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液体微胶囊复合电沉积与自修复作用机理研究)。负责国防有关课题5项(发动机国产封严涂层性能研究;前处理溶液分析方法研究;表面处理工艺对比研究;憎水剂试验生产与工艺研究;Cu-Zr合金材料表面抗高温涂层研究;镀层盐雾腐蚀试验与加速腐蚀试验方法研究等)。
开展了铝合金、镁合金零件表面防护涂层研究,为这些材料的表面耐腐蚀性提高扩大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铝合金、铜合金、不锈钢材料表面化学抛光等的研究,主要作用是提高这些金属材料表面的光亮装饰效果,其成果已在多个工厂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另外在材料表面功能涂、镀层研究方面开展了:非晶态合金膜层(Ni-W,Ni-W-B);高耐腐蚀锌基合金(Zn-Ni,Zn-Ti,Zn-Fe);纳米微粒复合功能镀层研究(Ni-ZrO2,Ni-SiO2等);高光亮化学镀Ni-P合金及后处理(封孔)工艺研究;溶胶-凝胶抗高温有机无机复合膜层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民用企业的产品加工、提高耐腐蚀、耐磨、憎水等性能。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的憎水剂和憎水处理工艺在航空等20个厂、所应用,填补了国内零件用憎水剂的空白。该成果2002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3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