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局部过敏反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arthus反应局部照片

实验性局部过敏反应(arthus反应):家兔经皮下反复多次注射马血清,经4~6次注射后,注射局部出现水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此现象由arthus于1903年发现,称为阿瑟氏反应。其发生机制是:前几次注射的异种血清刺激机体产生大量抗体,当再次注射相同抗原时,由于抗原不断由皮下想血管内渗透,血流中相应的抗体由血管壁向外弥散,两者相遇于血管壁,形成沉淀性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静脉血管壁基底膜上,导致坏死性血管炎甚至溃疡。当局部出现arthus现象时,若静脉内注射同种抗原,则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