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历史人物(南北朝)字惠归,僧洗兄。封临泾伯,后进为公。历岐、泾二州刺史。卒。女为东魏孝静帝母。武定初,追赠太师,谥孝昭。参见《北史》。
2、历史人物(南宋)南宋理学家。字和仲,号茅堂。崇安(今武夷山)人。安国三子。以荫补官,召试馆职,除敕令所删定官,累迁祠部郎官。与兄胡寅敢忤秦桧,出为夔州路安抚司参议官。知沣州,不赴,提举台州崇道观。安国作《春秋传》,修纂检讨,尽出其手。著有《春秋通旨》,后以主管台州崇道观卒。
3、中国科学院院士(图)(1916.2.11——1997.12.26)中国物理学家。1916年2月11日生于江苏省宿迁县。1934年入浙江大学物理学系学习,1935年转入清华大学物理学系,1938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41年赴美,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主要从事量子力学的研究,1943年获博士学位。此后,他先后在美国、爱尔兰、丹麦等国从事研究工作。1949~1950年任威斯康星大学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宁自美回国,1951年起任北京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其间,1953年起还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1956~1959年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理论物理实验室任小组负责人、教授。1980年起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合聘教授。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现为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
胡宁主要致力于理论物理和基本粒子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清华大学任助教时,曾致力于流体力学的湍流问题的研究。1943~194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研究介子的核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1945~1947年在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1947~1948年在哥本哈根玻尔研究所从事 矩阵'" class=link>矩阵的理论研究。1948~1950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原子核研究所和威斯康星大学从事量子电动力学和基本粒子理论方面的研究。回国后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50年代中期从事高能碰撞多重产生粒子理论的研究。60年代中期,参与了建立和发展强子内部结构的层子模型工作。此后主要致力于强子结构理论的研究工作。
胡宁的著作有《电动力学》(1963)和《场的量子理论》(1964)等胡宁(1916-1997)中国理论物理学家。江苏宿迁人。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3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早年致力于流体力学中湍流理论的研究。40至50年代,对介子的核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S矩阵理论、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理论、高能多粒子产生理论和强相互作用理论等作了深入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60年代中期与朱洪元共同领导建立和发展了强子内部结构的层子模型理论的工作,并对有关问题作了系统研究,获一系列创见性成果。对高能物理实验中发现的大量新强子和新现象作了分析并对强子结构和强相互作用动力机理作了探讨。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4、江都书画院常务理事男,1920年生,汉族,浙江人,中共党员,搞大结业,红军副部长,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和总后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全国卫生书画协会、海内外书画艺术家联谊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诗词学会、会员。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高级书画师。国际文人画家总会执行理事,江都书画院常务理事、中国牡丹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川夫书院院士,国宝画院兼任教授,英万恩文化艺术中心客座教授。
主要业绩:1935年上海参加地下工作。38年到延安抗大结业,后东渡黄河到华北抗日。历任抗大二分校看护长、司药长。1942年调晋察冀军区卫生部药厂任库主任,后任卫生部主任科员。1944年升冀晋军区卫生部正团科长。1984年调任华北军区卫生部药材科长。1949年北平解放进城,任军委卫生部药材处审计科长。1952年抗美援朝期间赴朝志愿军从连到以上各级跟随战斗部队考察改进野战卫生装备。1954年去大军苏联红军从连以上各级到集团军蹲点学习野战卫生装备供应体制和技术。1955年升任总卫生部副师副处长。1956年在天津白手起家创建卫生装备研究所任副所长。1978年调任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副部长。1981年离体。从小喜爱书画,其作品继承传统,追求变化,力求创新,尽量与理代生活和诗、书、画有机相结合。部于老年大学小写意花鸟专修提高班、诗词班结业。从1938年至今,由于政治上要求进步曾得到上级军区以模范干部、模范党员、模范学习干部、模范青年队长、模范科长及立集体三等功、共受到九次表彰。现离休中又受到先进离休干部的表彰。对诗、书、画作品曾多次、多处参展,多次得奖,有金奖3次、银奖4次、铜奖及二等三等奖、优秀佳作奖数十次。有的作品被选登报刊和入编书画集出版125部。被某些单位评为“国际金奖、银奖艺术家”及“世界艺术名人”等荣誉称号。国画《八路军怒砍日本鬼子》得奖,并被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国画《白求恩》被选入《中国老将军书画集》出版。1997年6月12日,中央电视一台新闻联播出。
5、历史人物(金)兖州(今山东滋阳)人。善刻碑,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刻重修泰安东岳庙碑,金皇统七年(一一四七)刻任瀛上灵岩云禅师诗。《刻碑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