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尊王论尊崇天皇的思想。根据古代天皇的权威,作为君臣关系的最高表现而尊崇皇室的思想。“尊王论”确立于江户初期,它与儒学的“名分论”相结合,成为维护封建身份制的思想意识。江户中期后,幕藩体制的矛盾扩大。在此当中,随着国史的研究和“国学”的发展,“尊王论”逐渐有了现实的基础。1758年(定历8年)竹内式部的宝历事件、1767年(明和4年)山县大贰的明和事件等,是这种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现。江户末期,后期水户学和平田国学等进一步强调天皇的权威。“尊王论”最初虽有“尊王敬幕”的作用,但到嘉永·安政年间(1848-1859年)与“攘夷论”结合,成为反幕运动的政治思想。最后终于演变为由天皇取代幕府成为新政权核心的一种政治设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