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江西省吉水县阜田镇高村吉水县阜田镇的高村,唐朝之前曾有高氏居于此,故名高村.宋朝郭氏徙此,以环村金桂飘香,易名"桂林"村,现人们仍习惯称其高村。
这里习俗是不管家境贫富,家里来了客人,总少不了要煮几个蛋招待客人,这是一种客气,也是一种礼节。至于怎样煮法,这就是看什么客人和在什么场合了。外婆给外孙吃带壳蛋,即连壳放在开水中煮熟的,俗叫芋头蛋和石头蛋。丈母娘给女婿吃的是酒蒸蛋和酒炖蛋,酒是糯米制作的甜酒娘。给年轻人和正在恋爱的人吃的糖水蒸蛋,取意甜甜蜜蜜。主妇给一般人吃的是偏蛋,即把蛋敲破去壳放在开水里煮成的糖心蛋。所谓糖心蛋是指蛋黄未曾完全凝固的。主妇给客人下饭的则是荷包蛋、油炒蛋或桂花蛋;老人吃的则又是冻糕状的豆腐蛋。宴会席上的拼盘是皮蛋,汤菜是酸辣蛋汤或蛋花汤。此外,家人外出远地(如升学、参军、经商、做工等)临出发前也要吃几个蛋(煮法看出外者定),以示圆圆全全,大吉大利。
2、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高村高村乡位于荥阳市北部,总面积57.82 平方公里,辖18 个行政村,51 个自然村,149 个村民组,总人口40351 人,50813 亩耕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东西有连霍高速公路和广王公路,南北有荥马公路、荥邙公路贯穿全境,形成两横两纵的公路交通网络。
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8532万元,比上年增长14%;财政收入完成681.7 万元;国税(25%部分)完成215万元;地税完成209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00万元;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5112万元;农业增加值完成84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70元。
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高村随着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村镇农村悄然发生着变化,正向着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挑、煮饭不烧柴的新农村目标迈进。
走进高村镇波浪后村,你会看到人们走的是水泥路,喝的是自来水,烧的是沼气,用的是水冲厕所,房前屋后绿树环绕,到处是一片整洁有序、充满生机的景象。
近年来,高村镇结合新农村建设,相继实施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项目,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观念,投身生态建设。为鼓励农民发展户用沼气,这个镇对每一座沼气池补助500元,并在波浪后、望海倪家、唐家嘴子三个村进行试点,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全面铺开。到目前,高村镇已有500多户居民完成了户用沼气建设。
唐家嘴子村村民董传玉说,以前做饭需要烧草,既不方便又脏。现在有了沼气,做饭、烧水都又方便又快,苍蝇、蚊子也减少了,家里干净了很多。
今年,高村镇按照建设生态文明村的目标,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在30个村的空闲地栽植杨树、玉兰等绿化苗木20万棵,绿化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全镇46个村10多万平方米的主干道全部硬化,安装路灯500多盏,同时,这个镇在每个生态文明村建立了保洁队伍,设立保洁员30个,清扫村庄出村路和村内主要街道,保持道路环境干净整洁。
目前,高村镇已有50%以上的村达到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有15%的村被命名为市、县级文明生态村。
近日,文登市高村镇邀请市农广校有关专家在望海曲家村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向农民群众传授种养新知识、新技术。
针对今年全市果业发生的疫腐病的新问题,高村镇举办这次果树培训班,让广大果农真正了解到果业方面的管理技术和防病技术,提高果农的防病意识。
今年以来,高村镇通过“农民进课堂、科技专家进农村”等方式,邀请山东农大、市农广校的专家,经常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种植养殖技术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步伐。同时,这个镇的农业技术人员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困难。望海曲家村村民曲庆涛告诉记者,今年他的果树突然得了一种以前没见过的病,专家来到他的果园,帮他分析果树的病情,并且教给他如何预防,对果农们帮助很大。
5、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大庄镇高村高村由12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人口2778人,户数656户,耕地面积2485亩。主产小麦、玉米等。人均纯收入2293元。
6、河南焦作市武陟县小董乡高村高村位于小董乡东部,南临沁河。塔南公路延伸线穿村而过,沁河三桥由村东穿越沁河,使得该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全村有2800多口人,720户,分为15个村民小组,拥有耕地面积2700多亩。村内现有卫生室和村办小学一所。
高村在大力发展农业种植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工业,先后兴建了鸿盛纺织有限公司、高村文武学校以及投资数千万元的武陟宏升学校,极大地活跃了农民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杨德宝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硬化了村中的主要街道和村西的南北路,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7、山东省平度市仁兆镇高村村庄由来
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滇籍移民周春阳、王法良迁此建家园,因村址座落在高地上,故以地势取村名。
政区人口
位于镇驻地西南部,朱诸路南。南连代王疃,北与南沙窝相邻。2005年,耕地面积1130亩,居民240户,920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发展蔬菜种植为村庄经济发展的重点。种植大姜、大蒜、芋头分别100亩、400亩、200亩;养殖猪80头、鸡750只。2005年,经济总收入1634万元,居民人均所得6200元。其中,个体、工商业收入40万元,农业收入1200万元。
社会事业
2005年,固定电话180 部,有线电视用户195 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达到91%。[1]
8.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新狮街道高村位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北门。
分为新村和旧村,以杭金衢高速为界划分。
无限商机在高村
高村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村,拥有两万多名学生的浙江师范大学就坐落在该村。
走进高村犹如走进了一个繁华的县城。这个村的餐饮业、旅馆业和网络业十分发达。
村委会主任王锦林说,高村共有1200多口人。杭金衢高速公路的北面是高村的老村,约占全村总户数的2/3,南面是高村的新村,约占全村总户数的1/3。高村是目前金华市信息化程度最高的村庄之一,信息网络十分发达,家家户户都装有宽带,备有电脑。高村新村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家家户户都出租房子,楼上开旅馆住人,楼下开店。平时村里十分热闹,尤其到了双休日,成群结队的大学生到村里品农家菜,住农家房,上宽带网。高村是块投资兴业的宝地,城区的一些大型超市都想入驻该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