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zá pèi

(杂佩)

亦作“ 杂佩 ”。 1.总称连缀在一起的各种佩玉。《诗·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毛 传:“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一说指佩玉的中缀,即琚瑀。 王夫之 《<诗经>稗疏·郑风》:“下垂者为垂佩,中缀者为杂佩。杂之为言闲于其中也。则杂佩者专指琚瑀而言。” 晋陆机《赠冯文罴》诗:“愧无杂佩赠,良讯代兼金。” 唐 严维 《奉试水精环》诗:“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玉玲珑阁》:“玉玲珑, 宋 宣和 花纲石也……叩之声如杂佩。”

2.指文章的变化句式。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迭用奇偶,节以杂佩,乃其贵耳。” 詹鍈 义证引 张严 《论诠》:“惟奇句力弱,偶句气王,偏於偶者板滞,偏於奇者缓散。奇偶互用,可以成雄奇变化之文。故曰‘迭用奇偶,节以杂佩,乃其贵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