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冶州尖扎县境内,距青海省西宁市131公里,距尖扎县城50公里。它景区面积15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最高海拔3100米,最低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为摄氏20℃,最低气温为摄氏-11℃,年均温度-6℃-2。9℃,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以奇特“丹霞”地貌、茂密的森林植被、古老的宗教文化、雄伟的电站大坝、绮丽的峡谷库区及独特的藏族风情所构成,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是开展旅游、朝拜、观光、度假、野营和科学考察、生态旅游的理想胜地。
主要景点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色独特,奇峰、高山、洞穴、峭壁为其主要特征。山体开头如柱如塔,似堡似壁,平地拔起
,陡峭耸立,雄伟壮观。还有一些小尺度的山体造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鬼斧神功之妙。
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坎布拉风景区雨量充沛,气候凉爽湿润。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植物分属76科276属800种之多,森林覆盖率达28%。其中有青海云杉、油松、白桦、旱榆、西伯利亚杏及针、阔混交林等乔木27种。灌木花草主要有杜鹃、山生柳、高山绣线菊、忍冬、露梅、沙棘、荷花、菊花等百余种。其中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达80余种。珍禽异兽有鹿、石羊、锦雉、盘羊、百灵、画眉、马鸡、布谷鸟等几十种。
三、浓郁的宗教文化资源。坎布拉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复兴基地,是藏传佛教前宏期和后宏期两个阶段的重要标志。清代,尖扎一带宁玛派宗教领袖藏欠·班玛仁增在这群峰之间主持修建阿琼南宗寺、本卜子寺(南宗扎寺)、南宗尼姑寺,这3座寺院为宁玛派寺院,还有格鲁派寺院南宗扎西南杰林寺,使这里成为青海省内显、密、僧、尼并存的惟一法地。。
四、古朴的民俗风情。自古以来,坎布拉地区居住着个有浓厚民族习俗的藏族人民,景区内现有奴布、尖藏、德洪、尕吾昂、斯克、坎群、拉德等七个藏族自然村,他们世代耕作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五、国家重点工程—李家峡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位于风景区最北端,是青海境内继龙羊峡水电站之后在黄河上游兴建的又一座大型水电工程,坝高175米,总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59亿千瓦时。
宗教文化据史料记载,九世纪中叶,吐蕃赞普郎达玛灭佛时,拉隆·拜吉多杰于公元902年8月15日趁朗达玛看碑文时将其射死而逃遁。藏绕赛、月格伟君乃、玛尔释迦牟尼"三贤者"驮律经辗转新疆等地,遁迹坎布拉山林岩穴中藏经传教,使藏传佛教得以复兴,时谓藏传佛教"后宏期",因此,阿琼南宗寺为藏传佛教圣地顺理成章,备受皈依者顶礼膜拜。原省政府秘书长、省志办主任马石纪游览坎布拉后赋南宗秀色七律一首:"一洼天真洗春雨,残月无心听晨鼓。两枝烂缦绾羞云,梦痕有意扰禅心。非因日远梦难晓,乱花没径狂扑蝶。自是泉凉误杪声,无量袈裟作红裙"。
景区内寺院
阿琼南宗寺
亦称“安穹南宗寺”、“安俊寺”、“南尊寺”等,藏语称“南宗桑俄合丹吉林”,意为“南宗密咒教法兴旺洲”。位于县治马克唐镇西北部,在今坎布拉乡南南宗沟5公里的小溪东岸台地,去县60余公里处,是青海地区古老的宁玛派寺院。寺院处在坎布拉林区深处,周围群峰突起,山势峭拔,林木苍翠,泉水淙淙,是青海省著名的风景区。寺院东北隔一条溪,矗立着一座巍峨陡峭的山峰,峰北有石阶山径可通顶。山径多从悬崖中直上直下,犹如云梯,十分险峻。峰北有藏文字母 “*”字形石山,且高耸入云,故名“阿琼南宗”。历史上,它与今海东的夏宗、普拉央宗和海南的智革尔贝宗,同称为“安多四宗”,是藏传佛教僧人避居山林,修持的出名静地。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磨禁佛,西藏曲臣卧日山僧人藏饶赛、肴格迥、玛尔释迎牟尼三人驮律藏经卷一驮,辗转新疆等地,最后逃来青海,一度在此居住。后定居化隆丹斗,剃度喇勤贡巴饶赛,使西藏佛教再次复兴,称之为“后弘期”。因此,阿琼南宗亦成为佛教圣地,是信徒们朝拜的圣山之一。清康熙年间(约1685),尖扎地区的宁玛派活佛班玛仁增在山峰下主持修建了阿琼南宗寺。原有小石窟5所,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是人工开凿而成,窟门人工建造,飞檐依山,雅致幽美。阿琼南宗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虽历史久远,却规模不大。《青海记》记,当时有寺僧5人。五十年代,建有经堂、佛堂、昂欠各1座,僧舍47间,住寺僧侣9户18人。另有耕地9 亩,牛15头。其香火地主要为迪红等村。1958年拆毁,1980年 12月批准开放,重建经堂1座,僧舍14间,有寺僧5人。寺主班玛仁增传有六世,现世名玛尼,住持本寺。
阿琼南宗寺是尖扎县坎布拉、多加以及贵德县格哇等地宁玛派教徒集中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农历三、四、九、十二月各集会1次,其中四月十三日法事规模较大,有跳欠活动,往观的群众颇多。
阿琼南宗寺附近尚有属宁玛派的南宗尼姑寺和属格鲁派的南宗扎西南杰林寺(尕布寺),均简称为“南宗寺”,但性质各不相同。
南宗尼姑寺
藏语称“南宗静虑兴旺洲”。位于坎布拉乡南宗沟阿琼南宗寺(桑俄合丹杰林)北,为宁玛派尼姑寺院,传由古浪仓始建于元代。古浪仓原籍今当顺乡古浪堤,是尖扎地区出名的宁玛派世袭活佛。他所创建的南宗尼姑寺,以历史悠久、尼姑众多闻名省内外。1958年前,该寺建筑总面积约40亩,有经堂、佛堂各1座,尼姑房50院150间,耕地50亩,尼姑25户55人,其中活佛1人,其香火来源主要为直岗拉卡等村。1958年后,呆留有少数尼姑房。现有尼姑近百人(公布数为70人),寺主古嘉赛,具体寺务由寺管会主任仁增昂毛负责。
南宗尼姑寺,自1980年以来尼姑数逐年增加。尼姑主要来自本州尖扎、同仁县和海南州、化隆县等地,多为青少年,有普通农牧民,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学毕业生。究其入寺动机,多因婚姻受挫,有病得不到全面治疗等,也有因父母多儿女抚养困难或经人说教而入寺者。
南宗扎寺
亦称“色扎寺”。位于县治西北60公里处,在今坎布拉乡西面的南宗林区,初为宁玛派僧人的闭关静房,后逐渐形成一座小寺,与南宗尼姑寺、阿琼南宗桑俄合丹吉林寺等属同一系统,均为古浪仓活佛所辖宁玛派寺院。1958年前有经堂1座,僧舍60余间,住寺僧徒30多人,住寺活佛2人,即却央·班玛让卓和卓洛。1958年后,该寺建筑因年久失修和无人居住而倒塌,1980年自行开放后修复僧舍13院,现常住僧侣13人。活佛却央·班玛让卓,贾加乡拉当村人,现为措周乡干部;活佛卓洛,坎布拉乡坎强村人,现为尖扎县政协委员,常住寺院,代表寺主古嘉赛管理寺务,并兼管阿琼南宗桑俄合丹杰林寺和尼姑寺的教务。凡大型的宗教活动,三寺一块举行。
尕布寺
藏语称“南宗扎西南杰林”,意为“南宗吉祥尊胜洲”。位于今坎布拉乡南4公里的南宗沟,在南宗尼姑寺上部的南宗峰东侧,为拉莫德千寺所属格鲁派寺院。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在吐蕃藏饶赛等“三贤哲”长期居住的山峰对面,是拉隆贝吉多杰曾经住过的智合日山。在这里,第三世古哇活佛却嘉措(1571--1635 )曾长期居住静修。后来,宗囊寺的创建者尕布罗桑顿珠(1740一?)于山头筑修行室1座。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尕布罗桑顿珠于山下扎西塘(意为吉祥滩)建成堪热扎仓,由此发展成后来的南宗扎西南杰林寺,与宗囊寺同属于拉莫德千寺。该寺1958年有经堂1座,昂欠1院,僧舍8院24 间,寺僧8户25人,寺主即尕布罗桑顿珠的历辈转世,亦称“尕布班智达”,末世于1958年去印度,现已去世。香火庄为坎布拉诸村。1958年后拆毁,近年来自行开放,新建佛堂1座,僧舍 6院45间,现有寺僧6户14人,奶牛20头。
旅行指南旅行方式
报团游:在西宁市内在各大旅行社报名参加。价格:110~140元不等。
自驾游:从西宁出发,经兰西高速至平安转平阿高速,至阿岱后向尖扎方向,后根据路牌指示到坎布拉景区。景区前半段有盘山公路,至南宗寺前公路截至,山下为土路及砂石路。道路终点为景区南岸码头,自驾需沿原路返回。
徒步游:从西宁坐长途车至李家峡镇,车票20元左右,步行至景区门口。整个景区游览路线全长57.1公里为环形。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皆可。其中水路距离为4.8公里。景区内有“太空舱”式旅社,每个太空舱100元,可住两人,有电和被褥,不推荐入住。景区内还有一家条件不错的旅社,价格不详,但可提供热水。建议露营,景区温差较大,注意所带装备的保暖性能。具体徒步路线路线根据个人体力而定。
门票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景区门票价格:
A全价票:142元/人
B学生票122元/人
C军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票107元/人
注:其中车票75元、船票30元、景区门票35元。(自驾出行每车需收费,徒步可不买车票。)
注意事项
a景区内主要居民为当地藏族,应尊重民族信仰。
b景区为山区,注意天气变化。
c景区多为林区,注意明火。
d景区中的李家峡为军事禁区,不要下到坝底进行拍照,以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e高原紫外线强烈,最易防晒。最后祝大家旅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