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城市群将是一个以合肥为中心的“1+10”城市群,拥有人口3100万,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包括合肥、巢湖、滁州等11个省辖市。
随着安徽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初现,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已初现雏形。目前,安徽省省会城市合肥的发展十分迅猛,市区人口已超过200万,建成区面积已达250平方公里,GDP达1334.2亿元。有5条铁路和六条高速公路向四周辐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合肥周边已有10个城市与合肥的交通距离在2小时车程之内。积极打造江淮城市群的背后,是安徽加快自身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迫切愿望,而国家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则为安徽提出江淮经济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内部竞争力整合
面对同样处于中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迅速发展,安徽崛起中部的迫切感显然并不一般。此前,安徽一直在努力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功能定位。
江淮城市群包括合肥市、六安市区、巢湖、淮南市区、蚌埠市区、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部分)、安庆(部分)等11个省辖市。江淮城市群中以合肥为核心,以沿江、沿海城市为两翼,辐射范围可以达到安徽北部和安徽南部,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经济圈。江淮城市群具有三大主体功能,一是安徽省的科教集中区,二是泛长三角的制造业基地,三是我国东中部过渡地带的大城市群。江淮城市群是长三角向西辐射的“腹地城市群”,也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相连的门户,是中部地区东向发展的“门户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