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欢喜乡新林村新林村位于吉林市船营区欢喜乡人民政府驻地西3.5公里处,东邻欢喜村,南接下洼子村,西界铜匠村,北与远大村接壤。旧名达子屯。清康熙元年(1662年)始有此屯,为矩形散列式聚落。
1948年属白山区铜匠村,1958年属白山公社新立管理区,1962年属欢喜乡新立大队,1982年因与九站乡新立村重名,经市政府批准更名为新林大队,1983年改为欢喜乡新林村,1992年吉林市政府调整行政区划,撤消吉林市郊区,欢喜乡归船营区管辖,新林村仍属欢喜乡新林村。辖有新林、腰屯、北沟、南沟、西屯5个自然屯。2005年底有550户,2280人,其中满族47人,朝鲜族1人,余为汉族。幅员面积7.65平方公里,地处丘陵,白浆土壤,耕地面积154.86垧,主种蔬菜。地势南北西三面环山,林地7335亩,三条小河在村东混合为一,流入欢喜村。村内有一条贯穿全村的乡级水泥公路,建于1995年,全长5公里。有冯家屯至王和岭的郊线21路公交汽车从村中经过,并设有三个站点,每小时从两终点站有两辆车循环对发。吉林市西南环高速路呈西北东南方向从村中经过。
1986年村内建校舍一栋300平方米,在二社建水泥板桥一座,修水库1200平方米。1990年建村委会办公楼一栋540平方米。1995年建乡级水泥路5公里。2000年投资12万元新建校舍212平方米。2004年投资80万元建成农民文化体育广场。
2004年建成一座新林村牌楼大门。2004年投资80万元新建村屯水泥路20公里,实现全村主街路全部标准化。2005年人均收入达到4550元。
驻村有:吉林市国家粮食储备库,东北电力学院煤气站,吉林市三果葡萄酒厂,吉林市太阳木器加工厂,新立小学校。
2、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新林村乡村概况新林村位于岷江水系的江安河畔,隶属寿安镇,美丽的江安河,水流清澈,两岸郁郁葱葱,花木飘香,其上游有著名的川西民居——陈家桅杆,下游拥有远古鱼凫王墓,柏灌王墓等历史人文景观。坐落其中的新林村,便是这样一处,集生态,,历史蕴涵于一体的自然和谐的美丽村落。
乡村经济溯承远古都江堰的自流灌溉,孕育出了新论村土壤肥沃,物产丰盛的1400余亩黑土地,利用这先天的优势资源,自上世纪80年代末,通过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的号召,村域经济开始由粮油生产基地转换为以桂花,杜鹃,红继木等花卉苗木为主的生态观光型农业生产基地,花卉主导产品年销售收入已达300余万元,花卉流通服务收入200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60元,花卉苗木的产,销一条龙服务,已逐步成为淳朴勤劳的新林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社会建设村委会积极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村委会组织健全、设施配套、制度规范、档薄健全;经常组织村民进行文明市民素质教育,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活动。
拥有淳朴民风的新林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邻里和睦,治安良好,对村容村貌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和清理。现有居民500余户,人口1582人,下辖9个村民小组,正式党员76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全村各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积极带头作用,在过去的时间里,村委获得了“城乡一体化信息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及“2006年先进集体”、“2007年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为新林村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交通优势新林村交通便利,不论是解放前的河道运输,还是现在的温彭,温玉,成青,友通路的穿境而过,新林村始终保持着便捷的交通运输网,为全村的经济发展和长远规划,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如今,新林村已日益成为寿安镇,乃至温江区的跨区域交通枢纽,其所处的交通重要地位和便捷的交通环境已不言而喻。
3、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勐佑镇新林村新林村隶属凤庆勐佑镇,地处勐佑镇北边,距县34 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辖红江山、大新林、后山等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19户,有乡村人口3066人,其中农业人口3049人,劳动力175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20人。
全村国土面积25.09 平方公里,海拔201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33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917亩,人均耕地1.3亩,林地14482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55.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4、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洪梅镇新林村新林村位于洪梅镇西北部,辖9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2156户7195人。
地名来源是以原属新联乡和驻地树林村各取一字命名新林。民国年间为五都乡的瑞峰、霞峰、东园三保,1949年解放后称新林乡,1965年合并为新林大队,1984年改为洪梅乡新林村委会,1991年12月改称洪梅镇新林村委会。
新林村有耕面积1848亩,山地面积8359亩,主要发展高、优、特色农业,全村有龙眼4.3万株,柚1.6万株,橄榄1.2万株,余柑2.6万株,芒果1.3万株,柿子8000多株,有11户养殖大户,营造生林千余亩。有外出供销大军1850人,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引进三家针织厂,培训上岗300多人,增加村民收入。
新林村注重村民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提高,在村主要路口建立二座4米长的不锈钢宣传栏,并在9个自然村设9块铁制宣传栏,主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科普知识、计生政策、村务公开等农民需要的各项知识。同时成立农业科技服务队,开展技术服务,集中力量,搞农业综合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广大村民学科学,用科学,勤劳致富,涌现出一大批科学致富示范户。[1]
5、福建省泉州安溪县蓬莱镇新林村新林村地处蓬莱镇政府驻地西北13公里处,龙潭溪畔,海拔118米。明、清属兴一里,民国为新林保,辖溪沙、磜内、美塘、龟脰、坂顶、新墘、龙象、庙后、林步格。解放后,1958年属蓬莱镇。1961年为新林小公社,辖新坂、新美、磜内、寮海、新林。1965年撤销小公社,原大队为独立村,延续下来。村委会设在格仔,辖10个自然村,农耕点新岭脚。村民主要为王、黄、苏、胡、林、陈、钟姓。[2]
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迎兰朝鲜族乡新林村乡村概况新林村位于迎兰朝鲜族乡乡政府东北侧10公里处,现有人口1400人,共320户,土地面积8800亩,辖4个自然屯,村中有卫生室3个,村领导班子由9人组成,村务公开是按季度公开,村中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养殖业以黄牛、羊、猪为主。全村共有100人在外务工,村中需要粮食的价格信息及销售信息。现村中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通讯设备入户率达95%,该村村干部,能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致富知识,不断提高认识,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及时抓住市场信息,结合村情民意发展和壮大集体积累,增加群众收入,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和群众的爱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