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优秀共产党员吉鸿昌,字恒立,名世五,1895年9月18日生于吕潭乡吕潭古镇。1934年11月24日被蒋介石杀害于北平,牺牲时39岁.英年被害,斗志未酬,给党、国家、人民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吉鸿昌将军一生坚持抗日救国.兴办家乡教育,留下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现存的吉鸿昌故居、吉鸿昌学校就是将军留给后人的无可比拟的精神和物资财富.
1895年初,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过继给近门叔叔吉大奶家,住吉大奶两闸草房.同年9月18日,吉鸿昌就诞生在两间草房里.那两间草房,位置在学校偏南一点的吉家老宅里.1931年,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在开封因病去世,灵柩连夜从开封运到吕潭,就停在两间草房里.为了便于各界人士吊唁,吕潭的父老乡亲连夜动工,在紧挨学校的东边,盖起明三暗五五间正房,东西厢房各6间的三合院,就是保存到现在的吉鸿昌故居.1980年,扶沟县人民政府拨款25000元,对故居进行了重修.为了保护故居,吕潭乡党委.政府把乡文化中心搬进故居,并邀请县博物馆的有关人员把烈士生前的革命事迹,制成图片,陈列在故居内,供人们参观学习.80年,被评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吉风仙,把自己出资2000多元购买的4000余册图书,也搬进故居,供人们免费借阅.1994年,乡文化中心搬到尚村岗乡政府所在地,吕潭二村村委会在故居内办公至今.现故居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林1996年,扶沟县书法协会副主席.县政协委员李仰勤先生退休后,在家乡吕潭镇将军故居旁创建了“吉鸿昌碑林”.初由李仰勤自筹资金二万元投入筹建,购置碑坯,向全国书画名家和著名人士征集碑文书画作品,刻碑二百多通.其举动得到县文联大力支持,在《泛区文艺》上给以报道并印发征集碑林作品广告后,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吕潭乡党委和乡政府号召全乡广大群众向碑林筹建处募捐资金十多万元,并划拨上地三亩以供碑林座址.到1998年上半年止,已刻成300多通,内容有吉鸿昌将军遗墨,如为纪念辛亥革命死难烈士题写的魏体“国魂”和就义诗(李仰勤书丹),也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刘华清。李瑞环等的题词,还有著名书画家的书画精品.
吉鸿昌碑林建成后,不仅成为宣传吉鸿昌梢军英雄事迹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阵地,而且构成为烈士家乡的一个旅游景点.对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
塑像1993年,乡政府投资10万元在吉鸿昌职业高中塑吉鸿昌将军汉白玉半身像。1998年,筹资20万元塑吉鸿昌将军汉白玉全身像,立古镇之南311国道南北大街交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