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会镇官会镇位于项城市东南部,东至直河与沈丘县交界;南至汾河与傅集镇、新桥镇为邻;西与高寺镇、丁集镇接壤;北与王明口镇毗连。面积72.48平方千米,人口7.25万人,代码:411681107。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官会村、高赵庄村、刘楼村、高庄村、路营村、蔡庄村、时桥村、孙寨村、靳庄村、韩营村、时庄村、李桥村、腰庄村、徐庄村、郑楼村、毛楼村、公刘村、沙庙村、于庙村、纪庄村、范桥村、马老庄村、汾庄村、李四坑村、帮粮集村、薛楼村、李赵庄村(13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官会。
据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项城、沈丘、铜城三县知县,为解决水利纠纷于此会晤,故名官会。1958年建官会人民公社地,1983年为官会乡。1998年撤乡设镇。
官会最为有名的是南大寺届会,解放前曾有一座建于唐朝的寺庙,两座镀金佛像,香火旺盛,后毁于文化大革命。每年4月8号届会,热闹非常。
改革开放以来,官会镇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励精图治,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被评为省计生协会工作先进乡镇,河南省科技示范乡镇,周口市治安模范乡镇,河南省“文化之乡”。
项目建设步入新时期。以香港昌福地产公司为纽带,吸引11家港商前来落户。木浆制品实验厂、新佳纺织厂正在试车投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矿山配件、皮革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木工家具四大行业产销两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开发了6000亩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4000亩优质小杂果生产基地及2000亩无公害食品示范园区。以绿色畜产品开发公司为“龙头”,实行“公司加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养殖业,全镇已兴建规模养殖场628家,发展养殖专业户8642家。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全面规划了行政区、工业区、商贸区、文教卫生区,开发了迎宾大道,全部街道达到了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绿化全配套,容纳4万人的镇区框架已经形成。交通事业长足发展,全镇强化实施了“村村通”工程,总计硬化路面128公里。文化卫生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官会镇民间锣龙队应邀在北京演出,荣获国家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全镇30所中小学全部实现花园式学校,民营企业家投资创办的力迈中学被评为周口市社会办学模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