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韩情绪,是指对韩国相关事物的不信任、反感、戒备、愤慨甚至仇视的感觉或态度,基于这种态度作出的行为。上述的感觉或态度,可称为反韩情感或反韩情绪。
反韩情绪的源由反韩情绪在华人圈中由来已久,尤以台湾较为激烈。造成这种情绪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在迁台以后,甚至在1972年退出联合国之后,和韩国一直都保持密切的外交关系,甚至互称“兄弟之邦”。然而,基于来自中国大陆的压力及庞大的贸易经济诱因下,1991年8月韩国宣布与国民政府断交。之后还将国民政府在韩国购置的物业(例如:位于明洞的大使馆)无偿的送交大陆政府,并驱逐国民政府的使馆人员。此种行为造成了台湾人民的不满及愤怒。
此外,韩国在各项体育竞赛中,小动作不断。尤其是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争议及亚青杯男篮赛公然调整终赛时间,更是引起举世哗然。在釜山亚运的跆拳道、棒球等各种比赛中也因韩籍裁判“有争议的判决”而使他国选手落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韩国SBS电视台私自将开幕式画面曝光,引起国人的一片指责。
近来则有许多中国的发明及文化传承(如江陵端午祭)被韩国人登录为世界遗产,以及韩国不断捏造及窜改历史,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等地掀起一股反韩的风潮。
韩国近年在经济急速发展摆脱亚洲四小龙殿后的形象后,韩国人的优越民族意识高涨,在优越民族意识作祟下韩国政府的许多举动,令周边国家无法理解及认同,韩国人民的许多行为亦使得周边国家的一些人民对其日益反感。
台湾反韩情绪在华人圈中由来已久,尤以台湾较为激烈。造成这种情绪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华民国在迁台以后,甚至在1972年退出联合国之后,和韩国一直都保持密切的外交关系,甚至互称“兄弟之邦”。然而,基于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压力及庞大的贸易经济诱因下,1992年8月南韩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之后还将中华民国政府在韩国购置的物业(例如:位于明洞的大使馆)无偿的送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驱逐中华民国的使馆人员。此种行为造成了台湾人民的不满及愤怒,中华民国政府于同年9月宣布与韩国断航,直到2004年才正式恢复定期航线。
在国际贸易竞争中,韩国与台湾同属亚洲四小龙之列,在两方实力、资本、技术等经济条件上也较为接近。在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力量快速复苏,并在近年以蓬勃的经贸发展及文化宣传力量席卷亚洲,引起了台湾在内等亚洲各国的危机感,而有将韩国视为经贸竞争对手的态势。
台湾铁路管理局采购的韩制E1000型推拉式自强号,因韩方违反合约提早撤出技术人员,导致后继维修出现困难。也因此政府曾禁止韩商参与重大公共工程的投标。
此外,韩国在各项体育竞赛中,小动作不断。例如奥运会上仅有的两次运动员公开耍赖都是韩国运动员。后来在釜山亚运的跆拳道、棒球等各种比赛中常因韩籍裁判“有争议的判决”或“地主国优势”而使他国选手落败。尤其是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争议及亚青杯男篮冠军赛公然调整终赛时间,更是引起举世哗然。在香港东亚运跆拳道比赛金牌战,韩国选手宋智勋在开赛仅17秒时直接以拳头攻击台湾选手曾敬翔的颈部,导致曾敬翔当场倒地紧急送医,在场仲裁委员作出疑似不公的判决,甚至片面将金牌颁给犯规的韩国选手,引起在场观赛的行政院政务委员曾志朗强烈抗议,痛斥韩国委员要“摸著良心判决”,台湾教练团虽提出医院“伤势位于颈部及胸腔上方”的验伤证明,但仲裁委员仍维持原判。
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在2009年6月29日参访活字印刷厂时,为了表示维护正体字的态度,表示要积极推动正体字,甚至要加速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否则)等一下韩国人又把它申请走了”。
由于华文媒体经常报道韩国认为许多华人文化及历史是起源于韩国,引起不少华人的不满,但是这些报道有少部分是谣言。详见韩国起源论。
中国大陆另见:中韩关系中国大陆对韩国一向并无太大的历史仇怨。朝鲜在历史直到清末时期日据前一直和中国有密切的交流,并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反韩与反日性质不同之处在于,反韩情绪的产生,主要是韩国人在近期韩国文化经济逐渐步入一个高潮期,在其民族主义的作祟下所做出的言论及行为才是他国人民反韩情绪出现的主因。
历史方面,在二战中的日本侵华战争中,当时韩国全境基本被日军占领,其中一部分的韩籍人员助纣为虐参与了日本侵华战争,被当时的中国人称为“二鬼子”。
文化方面,近年韩剧及韩星在亚洲各地掀起热潮,遂有所谓的“疯韩族”的出现。讽刺的是这些“疯韩族”也一并接收了韩国电视及电影里捏造的韩国史观。在某种程度上反韩情绪思想是基于对错乱的韩文化进入的反抗。
2007年1月31日,在长春市举行的亚洲冬季运动会上,韩国选手获得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亚军。在领奖台上她们突然打出标语:“白头山是我国领土”。此举酿成了外交风波,中国外交部立即提出抗议,韩国官方则表示运动员没有政治意图,敦促双方冷静。事发后,引起中国网民间抗议及普通群众的强烈反应。但相关消息由中国政府低调处理,而韩国媒体竟然普遍支持运动员的做法。
另外,由于许多华文媒体经常报道韩国一再的剽窃中国文化、并声称许多的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为朝鲜半岛、中国的许多土地及以历史人物为韩国人等等谣言(韩国起源论)。随着事件曝光及网络广泛的流传,使大陆网络上的反韩情绪不断加重。
新华社2007年12月对中国网民进行意识调查的结果“讨厌的国家”第一名为韩国,显示华人圈的反韩情绪(至少在网络上)已经超过了一向占主导的反日情绪。
2010东亚四强赛上中国足球队3:0击败韩国队,终结长达32年来在国际A级赛事上不胜韩国的“恐韩症”尴尬记录,并且创造了战胜韩国队的历史最大比分差纪录。众多球迷、网友在网上热烈庆祝,并称赞足球打黑效果显著。
在2010温哥华冬奥会短道女3000米接力赛上,韩国队第一个通过终点并庆祝夺金。不过,随后裁判经过慢动作回放认定韩国队出现犯规动作,取消了韩国队员的比赛成绩,剥夺了她们的金牌。中国队以4分06秒610的成绩摘得金牌。事后众多网友表示“韩国棒子哭时很美”、“越看棒子哭就越想笑”
柬埔寨反韩情绪并非仅仅在华人圈蔓延。在南亚的柬埔寨,以吴哥文化而闻名世界,但韩国人以垄断旅游市场的方式经营,更意图垄断当地的旅游业资源,使得柬埔寨人不满国家的土地、路权竟然被异国人掌控,进而发动游行与韩国人对抗。且2007~2008年间韩国旅行团被发现集体以伪造证件逃避旅游的参观规费,在当地引发更多的不满。
日本参见:独岛及竹岛 韩国从16世纪前后就开始受到日本的侵略,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独立,所以韩国对日本一直采取敌视态度。韩国政府也一向采取强硬的反日态度,甚至鼓励民众的仇日行为,造成日韩关系的恶化。在长期的反日教育下及两国的领土纠纷使的许多韩国人民对日本人有许多不理性的行为及言论,亦引发了日本人对韩国人的厌恶。在日本,通常蔑称之为“鲜人”或“不逞鲜人”(鲜人和贱人同音)。
二战后,很多在日韩国人参加了国际黑道团体,还有人对日本人犯罪,如金嬉老事件那样对犯人英雄视。
“韩国起源论”的传播也加深了日本人对韩国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