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菌核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距地面5-30厘米发病最多,瓜被害脐部形成水浸状病斑,软腐,表面长满棉絮状菌丝体,最后产生黑色菌核。茎部被害,开始产生退色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呈淡褐色,病茎软腐;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茎表皮和髓腔内形成坚硬菌核,植株枯萎。幼苗发病时在近地面幼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很快病斑绕茎一周,幼苗猝倒。

发生规律

真菌引起的病害,以菌核留在土里或夹在种子里越冬或越夏,随种子远距离传播。条件适宜时菌核产生子囊、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孢子侵染衰老的叶片或花瓣、柱头或幼瓜,田间带病的雄花落到健叶或茎上,又引起发病,如此重复侵染。但在连茬、茄茬或十字花科蔬菜茬地病重。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水旱轮作或病田夏季泡水浸半个月,或收获后及时深翻20厘米。

(2)物理防治。播种前用10%盐水漂种2-3次,以汰除菌核。

(3)地膜覆盖。

(4)种子和土壤消毒。50℃温水浸种10分钟,或播前用40%五氯硝基苯配成药土,每亩用药l公斤,加细土15-20公斤,施药土后播种。

(5)温室大棚用10%速克灵烟剂或30%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或5%百菌清粉剂或10%灭克粉喷粉,每亩每次l公斤,7-10天1次,视病情连续3-4次。

(6)发病初期用60%百泰可分散粒剂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3%好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50%凯泽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50%农利灵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与天达2116混配使用,效果更佳。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也可以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涂抹发病部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