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宜兴市大浦镇大浦镇位于驰名中外的陶都──江苏省宜兴市东郊,东临太湖,风景秀丽,距上海200公里,南京160 公里, 杭州160公里,全镇辖区面积 44 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居委会、18个村委会:张泽社区、大浦街社区、双庙村、南湾村、施荡村、北塘村、张泽村、尤谟村、山林村、南元村、大树村、毛旗村、方钱村、大浦村、浦南村、浦北村、汤庄村、渭渎村、洋渚村、洋岸村。 总人口3.8万人,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风朴实,社会稳定,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大浦镇气候适宜: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5℃。
大浦镇交通便利:
航空──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70公里,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30公里,杭州国际机场160公里,常州机场70公里,无锡机场60公里。
公路──锡宜高速、宁杭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宁杭(一级)公路、沪宁(一级)公路在镇郊会合。贯穿镇全境的常宜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设之中,即将竣工通车。
铁路──新建成的新长铁路贯穿宜兴市全境,宜兴站距离大浦8公里。
水运──大浦镇濒临太湖,为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水运极其便利,大船队可直达上海、江阴、张家港等大中型港口。贯穿大浦境内的芜申运河(安徽芜湖至上海)已于2005年7月改造后正式通航。
大浦镇公用设施完善:
供电──镇内3套1万伏不同供电专线,3.5万伏变电站1所;
供水──镇内有供水量1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
通讯──镇内程控交换 、ADSL宽带等可根据用户要求安装。
天然气──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管线通过宜兴。
大浦镇经济概况:
地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工业以耐火材料为主导,并且家家以制作紫砂茶具为主。2005年预计可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多亿元。经市政府批准设立浦东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1869亩。公路有宜浦公路直通宜兴,距离市区10公里。园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优势明显,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注重特色,不断增强园区发展的综合服务功能。
大浦镇特色经济:
尤其是以耐火材料和生产紫砂杯最为突出,(宜兴古印紫砂专门生产紫砂杯,有紫砂杯,紫砂套装茶具,生产的紫砂礼品深受海内外客户的欢迎,并出口到香港和台湾)。大浦在太湖边有大规模的养殖和种植基地,有太湖蟹,太湖虾,百合,苗木,盛产太湖三白等。
大浦镇物产丰富:
全镇有耕地面积4万亩,盛产大米、小麦、 蔬菜和水产品,其中蔬菜面积达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等已初具规模。品种包括西瓜、冬瓜、芋头、青菜、萝卜、雪菜、西洋芹、花菜等。大浦常年种植百合3000多亩,年产1800多吨,百合罐头、百合干、百合粉,70%出自大浦镇。太湖银鱼、白虾、白鱼称太湖“三白”畅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大浦是杜鹃之乡,花卉种植现在成为新兴的农业发展方向。
大浦人民热诚欢迎海内外游客来大浦旅游,品太湖三白,喝宜兴阳羡茶,观太湖潮,看大浦古街,古桥,古城隍庙,观看紫砂杯生产制作。(古印紫砂)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
大浦镇位于衡东县的南部,距衡阳市21公里,距衡东县城23公里。四邻与衡南县、衡山县、衡阳县交界,大浦历来就是衡东西南部的政治中心,明代的义城乡太平里,清代的字,民国时期的堡里乡等基层政权机关都曾设立在大埔街。新中国成立以后,衡山县第五区人民政府(后改称第六区)及衡东于1966年成立县以后的大浦区公所、大浦镇人民公社、大浦乡人民公社也都设在这里。1987年大浦镇人民公社和大浦人民公社,合并为大浦镇,1989年,岭茶乡又并入大浦镇。辖:东浦、712矿2个居委会;曾家坪、永宁、集贤湾、堰桥、堰城、长塘、大明、新庄、农庄、细村、铺司桥、太平、丰源、清泉、燕窝、集泉桥、甑箕岭、荷塘、蓟江潭、双托、渡江浦、添塘、黄花、枫木塘、新开、茶亭、民主、浅塘、石桥、新民、炉铺、浦泉、岭村、大浦、狮塘、锣塘、青鸦、老鸦、油草塘39个村委会。大浦镇历来还是衡东西南部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早在东晋时期即已形成了集市.大浦人们有着善于经商的传统。大浦镇是衡东县第一大镇,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县各个乡镇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大浦镇水陆交通都很便利,京广铁路、省道1843线公路穿境而过,村村通公路,水运有蜿蜒南北的湘江。方便的交通,加上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紧靠衡阳市,受城市辐射的影响较大,使大浦镇发展工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浦镇总的发展思路是坚持走兴工强农之路,力争把大浦镇建设成为衡阳的“卫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