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男,1957年3月生,陕西洛川人。1977年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1981年毕业后分配到西北农业大学古农学室工作。1992年入南京农业大学师从郭文韬先生在职攻读农业史专业博士。1997年入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师从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魏正果教授,专业从事中国土地制度史方向的博士后研究。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并被遴选为农业史方向博士生导师。2003年3月赴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进行短期学术访问。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历史组评审专家、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社科规划办史学专家组成员、民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副主委、杨凌区政协委员等职。
樊志民研究员长期以来潜心于农史学术研究,率先倡行地区与断代农业史研究,并以西北地区农牧史与战国秦汉断代研究确立了自己的特色领域与学术地位。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20余篇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转载或收录。目前承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大典·农业典·经济作物分典》、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等。在秦农历史、农业区域史、农业经济史、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等领域有独到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担研究生《中国通史》、《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农业科技史》、《地区与断代农业史研究》、《农业考古学》等学位课程的教学工作。1994年获陕西省第三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1995年当选陕西省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群英会代表。1997年被评为西北农业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周金文中所见之关中农业》、《试论中国中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萌芽》、《关中历史上的旱灾与农业问题研究》、《地区农业史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多次获陕西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著奖与有关学会优秀论著奖,收入国家教委高等院校重大软科学成果汇编,并被国内外多家学术资料中心收藏、转载。
近年来又对中国农业特色的饮食文化、农业开发与环境史、农业文化交流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代表论著:
A、出版著作
1、《秦农业历史研究》 独著
2、《陕西古代农业科技》
3、《咸阳古代农业科技简史》
4、《陕西科技志——古代农业科技篇》
5、《宝鸡市志——古代农业发展述略》
6、《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史卷》
7、《问稼轩农史文集》 独著
8、《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 合编
B、发表论文
最新发表的主要论文:(1997年)
1、《现代中国的秦史研究》 独著
2、《战国农业发展与战国社会变革》独著
3、《月令书与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思想嬗变》第一者
4、《〈补农书〉所见经营地主管理的现代化因素》第一作者
5、《孙中山东西部平衡思想研究》
6、《堑河堑洛功诳宜作多维观》独著
7、《秦王朝农史地位评识》独著
1997年以前发表的主要论文
1、《黄土高原古代农业抗旱经验初探(一)》农业考古1984(1)合作
2、《黄土高原古代农业抗旱经验初探(二)》农业考古1984(2)合作
3、《传统农业在西北开发进程中的历史地位》科学经济社会1985(2)
4、《周金文中所见之关中农业》中国农史1986(1)
5、《关中历史上的旱灾与与农业问题研究》中国历史1988(1)合
6、《地区农业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史1988(4)
7、《先周考古与先周农业史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1)
8、《陕西古代农田水利科学技术初究》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0(3)
9、《秦人农业初识》古今农业1990(2)
10、《论农史学科主体意识和体制建设》农业考古1990(2)合作
11、《关中地区历代农业发展述略》陕西农业史料第七辑
12、《中国古代农业区划研究》中国农史1991(1)
13、《传统技术的梯度转逆与陕南陕北的农业开发》古今农业1992(1)
14、《试论中国中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萌芽》中国农史1993(2)
15、《早秦农业历史初探》中国农史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