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薛兴国著
ISBN:10位[7300078699] 13位[978730007869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3-1
定价:¥29.80 元
内容提要
近年来,散见于各大报刊的饮食文字不胜枚举,把见解整理成书的为数亦不少,有的强调追溯掌故,有的着重食物味道。这些书本,犹如城市人的饮食圣经;食肆一旦被点评过,随即生意兴旺,大排长龙。而饮食书籍的作者,多半是跨媒体人士,吃尽大江南北佳肴,既写作,又在幕前大谈饮食之道,做其多栖食家。
本书作者便是其中的一位。香港是公认的美食天堂,薛兴国先生引经据典,对各种名菜的制作和特色作了有趣的探讨,介绍了港台著名食肆是如何继承传统饮食文化,进而推陈出新的。在品读美文的同时,大家仿佛也能闻到阵阵美食之香。他展现了极浓的文化味道,不仅论吃,还掌握了饮食及菜系的历史与根源,一挥笔即尽显中国风雅,纵使你不爱吃,单读其书已感到趣味无穷。作者与食为伍,视享受为人生一大快事,但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对吃的一份专业与讲究。
本书既是食经,也是小品。作者与读者既分享了他近年走遍大江南北品尝美食的心得,也记录了他在偏僻旮旯寻找地方小吃的经验,更有席间与金庸、古龙、高阳、倪匡、夏志清、唐鲁孙、逮耀东等名流雅士的谈笑风生。
编辑推荐
食经,还是小品?抑或兼而有之?作者在与读者分享他走遍大江南北品尝美食的心得呢……最是那一碗的风情哟……
薛兴国先生的《吃一碗文化》貌似平常,支持的却是人们追求世俗幸福的欲望和权利,构筑的是日常生活秩序的“太平天国”。——刘再复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客座教授
薛兴国不仅“识饮识食”,大概也爱读有关吃喝的书,爱说有关吃喝的故事,长时间钻研饮食之道,目染耳濡,满肚子吃喝掌故,用心了解食物的性格,于是对食物别有口腹以外的一番怀抱。当然也不仅仅为了馋嘴,可吃的文化总是由馋嘴开始的,吃遍大街小巷,吃遍大江南北,像薛兴国这样的“馋客”对美食朝思暮想,对食物日久生情,大概就沾上“文化”的边了。——方川介文化工作者
他每到一个地方,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买当地与吃有关的书。“对于饮食应该多研究它的文化,这样吃起来才更有味,更能吃遍天下。”薛先生的饮食观也很独特,他认为饮食应该学着吃,而不能挑着吃。每一样不同的菜式都有它受欢迎的道理,如江浙菜的甜、川菜的辣等,只有学着吃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味道。——陈任香港美食家
作者简介
薛兴国先生是一位资深的报人、作家、美食家。1949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工系。曾任联经出版公司副总编辑、《民生报》总编辑、香港《联合报》副社长,当年曾为古龙代笔写武侠小说。在港台文化圈里,大家都公认薛先生是一位才子。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甫踏入社会,就做传媒,让他可以到处去,广泛的阅历,厚积薄发,他成为一个才情并茂的美食家。著有《通宵达旦读金庸》、《静物随想》、《酸雨集》、《卧虎藏龙重出江湖版》,译作有《女性主义颠覆书写——丑女与野兽》、《少年阿默的秘密日记》、《人生智慧小语》、《达尔惊奇小说系列》等。
目录
序
1吃饭时你该坐在哪里?
2食家最宠爱的鱼
3粽子包出心情的形状
4一颗肉丸见真功夫
5过桥米线与云南美食
6谭家菜调和南北美味
7面,让武则天烫伤舌头
8到虎门拼死吃河豚
9什么米饭最好吃?
10蟹秋话蟹
11东坡肉千年余香犹存
12王羲之的书法与水饺
13百味川菜不是唯辣而已
14扬州·蛋·炒饭
15你吃的是哪一种素食?
16吃一个团圆的月饼
17蔡家食谱吃出两岸交流味道
18粥是一种药膳
19乡野的美食传奇
20不变的路边摊美食
21从神仙粥到一塌糊涂
22乳鸽的历史诱惑
23火烧赤壁与猴王闹龙宫
24猪肘子令杞人不忧天
25悼香港食神,追溯潮州菜
26令人午夜梦回的竹笋
27袁枚美食秘方与“镛记”
28霜降重阳禾花雀诱惑
……
51鲜香带辣牛肝菌
52芋头好吃又有益
最是那一碗的风情(代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