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比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正文:吴太子孙登,尝乘马出,有弹圆过。左右求之,适见一人,操弹佩圆,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圆,比之非类,乃见释。

人之负冤,多因疑似,听者不能审谨,忿然作威,遂至枉滥。

译文:吴国的太子孙登一次乘马出行,忽然有一颗弹丸飞过。左右的手下进行搜查,正好看见一个人手持弹弓,身佩子弹,都以为就是他射的。他申辩不承认。手下的人要打他,孙登没有同意。命令找出飞过的子弹相比,不一样,于是便把他放了。

人遭受冤枉,大多起因于案情是非难辨。断案的官吏不能细查慎处,便躁怒地滥施威刑,结果导致无辜蒙冤。

问题:孙登遇到了什么事?

设想:孙登怎样处理这件事?(提示:注意“比丸”二字。)

评述:这件小事给你什么启示?(提示:以小见大。)

词句:解释加横线的词。

1 ,适( )见一人 2 ,咸( )以为是 3 ,登不听( ) 4 ,乃见( )释 5 ,比之非类()

适(恰巧) 咸(都) 听(听从;接受) 见(被)类(同样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