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义勇军领导人周保升
周保升 (1898-1985),开原县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父母早逝使他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为了生活,1923年他参加了东北军炮兵观测班学习。1931年8月,在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毕业的周保升,正赶上"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军炮轰沈阳城,当时他怀着满腔的民族义愤,怀着抗日救国的决心,要求上抗日前线,当即被派往辽宁省新宾县东北边防军于芷山部队步兵一团三营任副营长,营长是抗日名将李春润。
"九·一八"事变初期,于芷山对国民党政府和张学良的对日态度一时还摸不清,所以未敢公开投敌,只在暗中活动。1931年9月20日,驻凤城第一团姜全我公开投敌,于芷山没有采取讨伐措施,李春润、周保升提出声讨姜全我的通电,也被于芷山拒绝。
李春润和周保升对于芷山抗日的幻想彻底破灭,在姜全我投敌后,他们与第一团中校团副唐聚伍密议,推唐去北京面见张学良请示方略。
10月初,唐聚伍秘密潜赴北京,向张学良报告了姜全我投敌经过及于芷山的态度,并提出要在东边发展抗日武装的主张,张学良表示支持,特提升唐聚伍为团长,重建第一团,李春润和周保升任正副营长。另外,张学良给于芷山写了长信劝其坚持抗日。
10月中旬,于芷山公开投敌,按日本侵略者的要求,发表"独立"宣言。
于芷山在发表"独立宣言"的同时,将东边镇守使署改为"自治保安司令部",宣布与南京政府和张学良政权脱离关系。
于芷山投敌面目暴露后,唐聚伍、李春润和周保升没有公开起来反对,却在暗中联络东边各地民众抗日武装组织,加紧进行抗日活动。
12月,李春润、周保升又联系爱国志士王彤轩、孟绍春、刘克俭、李先翘等人训练民团,待机而动。组织民众千余人,破坏安奉铁路,断绝敌伪军交通,进行抗日活动。并且积极筹备成立"辽宁民众自卫军"。
1932年4月21日上午,正当日本侵略军和汉奸迎接国际调查团李顿到沈阳之时,唐聚伍、李春润、周保升等人在桓仁县师范学校举行"辽宁民众自卫军"成立誓师大会。大会有万余人参加,群情激愤,誓死抗日救国,共推唐聚伍为自卫军总司令,李春润为第六路军司令,周保升为第六路第七旅旅长兼第六路军前线总指挥。自卫军声势浩大,使日本侵略军极为惊慌和忧郁,急令伪东边保安司令于芷山"讨伐",妄图立即扑灭正在蔓延的抗日烽火。5月6日,于芷山以为自卫军系乌合之众,不堪一击,便在日本侵略军顾问大冢农昔监视下,率步、骑兵和游击大队共计3 000余人的队伍,由南杂木和南口前两处进犯新宾境内。
周保升带领七旅及卫队团和朝鲜族特务大队,在永陵街北九龙眼山一带,伏击进犯的伪军。是日下午,伪军王殿斌部进入伏击圈。周保升一声令下,自卫军以猛烈炮火射击,大刀会员乘势冲入敌群,喊杀之声震撼山谷,直战到夜幕已降,伪军留下200多具尸体狼狈逃跑。此次伏击虽然打退了伪军,但自卫军损失也惨重,因此决定撤出县城,把部队转移到新宾城南关家堡、红庙子一带,在这里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反攻的具体方案。同时向总部告急,请求援兵。
5月7日,于芷山率领的伪军进占新宾县城,委任汉奸张永山为县长,并在县城实行大搜查,逮捕杀害抗日人员和家属,引起全城人民不满,暗中向自卫军通报消息。11日,于芷山派田德胜团500余人,向自卫军驻地进攻,在响水道子被自卫军打败。这时自卫军乘胜追击并围攻县城,昼伏夜出。每日晚,自卫军各队用煤油铁桶装上鞭炮,系在驴背,赶到城外点着,驴受惊乱跑,鞭炮齐鸣,犹如机枪扫射之声。城内伪军听之以为自卫军来攻,惊慌应战,乱放枪炮,以壮其胆耗费大量子弹,又不得安宁,而自卫军一枪没放。如是三夜,伪军疲惫不堪,士气沮丧。14日晚,唐聚伍所派援军已到,第二天拂晓开始攻城,城内潜伏的朝鲜族特务大队、大刀会员也及时起来响应。在里应外合夹击下,伪军失去战斗力,子弹也消耗殆尽。于芷山又听说自卫军要袭击山城镇,深恐老巢倾覆,于是率残兵败将仓皇突围逃跑,但又中了自卫军在后仓和湾沟子伏兵之计,丢下了百余具尸体、各种枪支百余支,战马20余匹,轻重车20余辆。
自卫军收复新宾后,6月23日和7月初,周保升派李大光团和大刀队两次攻打清原县,曾一度攻占了南大街。后由于日本侵略军参战,出动了铁甲车和飞机,为了减少伤亡,自卫军主动撤出。县城虽然没有攻克,但伪军已丧失斗志,只龟缩城里,广大农村则是自卫军的天下。
周保升的第七旅和其他六旅,在辽东开展游击战,并准备在"九·一八"事变周年之际相约辽西、辽北和辽南义勇军一起行动,进攻沈阳城,以打击日本侵略者及其扶持的傀儡政权。9月初,日本侵略军加紧反攻,使自卫军处于防御状态。10月,日本侵略军以3个旅团、两个守备队和3万伪军,共5万正规部队,在50余架飞机的配合下,对东边所有抗日自卫军进行全面围攻,使自卫军遭到了严重损失,原六军各部处在分散的区域游击战中。1933年3月初,周保升率部进入新宾、清原等县边界进行抗日活动,4月8日偷袭东丰县猴石镇,打死日本侵略军东边剿匪指挥部司令官横山大佐以下40余人,并俘获伪军营长袁文彩以下200余人。5月中旬,周保升又率所部攻占了东丰县四平街和一面山镇。不久,周保升与吉林抗日自卫军毛作彬团联合攻打东丰县城,攻占了东街,后由于兵力不足,自动撤至黄泥河一带活动。
北京救国会因周保升屡建战功,委任周保升为东北义勇军第十路军少将司令。之后,在日伪军大举进剿中,自卫军因寡不敌众被打败。当时日本侵略者在辽宁各地发出通缉令,悬赏捉拿周保升,抓住活的赏洋5 000元,死的赏洋3 000元。可是在爱国民众的掩护下,经过许多周折,周保升离开了东北,于1935年来到北平,向救国会报告了经过。救国会在1936年派周保升去保定营产管理局工作。
1937年,日本侵略军向华北进犯。经东北军五十三军旅长张进芳介绍,周保升到五十三军弹药库做看守弹药库工作,1938年驻陕西虢镇。当时东北军军长黄显声在汉口被蒋介石逮捕,他军所存弹药全归周保升库接收。当时是国共合作初期,周保升所看守的弹药负责供给陕北八路军部分弹药,后来蒋介石叛变革命,密令其停止向八路军发放弹药武器,周当时坚信八路军抗日救国的政策,知道陕北缺少武器弹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派副官孙仲升连夜通知八路军组织人力和车马,把库存弹药全部运往虢镇北门外民户院内,后陆续运往陕北。计有子弹5000多箱,迫击炮弹3000多箱,轻机枪93挺,还有许多军用物资,发完后周保升急向军部万军长报告说,在接到令前弹药已全部发完。
1939年,周保升怕给八路军发弹药的事泄漏,就以身体不好为由,请长假脱离了五十三军。他准备去陕北,但由于家庭拖累,没能成行,造成终生的遗憾。后因思乡,搬回沈阳,1957年搬到开原杨木林子居住。1985年3月18日,周保升因病逝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