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盂县永清寺山西省盂县古称“仇犹国”。“仇犹国”以有2600年的历史,即公元前600年前后由少数民族“狄人”建立的国家。永清寺就坐落在“仇犹”古城东南8.5公里处,在路家村镇东杜村内,系太行山东麓以东。东距石家庄140公里,阳泉市40公里,西邻太原市120公里处,是一座具有古老佛教文化历史和现代佛教文化的佛教道场,也是盂县佛教协会所在地。
永清寺始建于隋开皇二年,素有“先有永清寺,后有盂县城”之说。据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据寺院碑文记载,古寺曾修复三次(1.明-万历年 2.清-康熙年 3.清-嘉庆年)。
寺院元代时期正殿遭兵焚。明万历年间,永清寺僧人洪公法师化缘重建,寺庙坐北朝南,分前、后两院,以前院为正殿、山门和东、西配殿为主体,现存大雄宝殿3间,系单檐歇山顶结构。殿面宽15米,进深14米,檐高4米,九檩八椽、12梁、16柱。殿内塑像已毁,只有明代的水陆壁画一堂尚保存至今栩栩如生、清晰可见。
建国以来,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2000年春, 一度法师受阳泉市佛教协会筹备组委派和盂县统战部安排以及东杜村党支部、村委之邀请来主持本寺佛事工作。随即领取了 “宗教活动许可证”。当时的寺院,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无尽凄凉,法师遂发愿复兴古刹,认真修行办道,再现佛教重林规模。于是四处奔走,到处筹集善款,修破墙为住所,自己种地维护生活,修善殿堂,迎请大藏经,云集僧众,几经艰辛,经数载严寒,师徒数人历尽沧桑,居士信众辛勤付出,特别是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从新修复了大雄宝殿,随后相继修建了千佛殿﹑药师楼﹑极乐殿﹑大悲殿﹑三圣殿﹑居士楼、藏经室、念佛堂等,各殿相互呼应,格局严紧,金碧辉煌,尤其是2007年3月以来,新修了永和公路、永和广场、天王殿、五观堂、法物流通处,从而使各殿配置更为完整,寺院更加宏伟壮观。经过短短的8年当中,在一度法师的带领下广结善缘、弘法利生、慈悲济世,如今已是一座拥有常住僧人30多位,居士信众3000余名,具有一定规模的佛教道场。
辽宁大连市永清寺永清寺坐落于黄海北岸、太山脚下,地处大连开发区大李家镇,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唐王李世民率将四次东征时,大将薛仁贵踩中了这块圣地囤兵积粮,到了元朝年间有一高僧云游此处,便率弟子在山下建寺,传经弘法。康德三年,寺院因地处偏远,经常有野狼出没,直至有一天寺内僧众为狼所伤,人们才慌了手脚另辟蹊径,村里的男女老少用花轱辘车将寺院往北搬运,费了不少的劲走到现在的地方,车了怎么也走不动了,人们甚为惊异,以为菩萨指点与此地有缘,故于此地重建了现在的永清寺。
北方少林永清寺虽屡经兴衰,仍保留灵云殿、大雄宝殿、同治年间的大钟和民国二十一年的钟楼。一九九四年经村民集资重新修复了佛像、壁画、水池、前后两殿、林雕、围墙、仿古门楼等,新旧建筑面积共约有5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
永清寺现有教职人员2人,住持为释恒顺法师。管理组织5人,信教群众500余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为永清寺传统庙会,庙会历时三天,参加者的万人之多。
2001年永清寺被大连永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大连市政府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恒顺法师进院住持后,将永清寺改名为北方少林永清寺
太山里有信众自愿放的佛像,又名万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