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办历程】该校原名珠海市香华联合实验学校,是由香洲区人民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于1993年8月联合创办。1999年香洲区人民政府收回独办,改名为珠海市香洲区香华实验学校,是一所公办民助性质的学校。1998年评为香洲区一级学校,2003年6月评为珠海市一级学校,2004年5月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基本情况】学校占地面积约15844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2431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达90%,园林相辅,草木竞绿,环境优雅。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1671名学生。辅助性功能室有网络中控室、课件制作室、自然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科技室、劳技室、心理辅导室、生物园等20多个,还有标准的200米塑胶跑道、室内体育馆以及学生食堂等。学校建有校园网,教师人手一台手提电脑,教育教学及管理实现了现代化。
【师资队伍】学校有教职工106人,专任教师82人,全部达到大学专科学历,其中本科学历61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7.5%。82位专任教师中,有一位特级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1人,小学高级职称的38人。学校有多位教师荣获各级奖励:全国优秀班主任1名,南粤杰出教师1名,南粤优秀校长1名,南粤优秀教师1名,市级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7人次,市、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5人次,市、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11人次,市、区教坛新秀3人次。
【办学特色】德育上建立了“德育工作小组—政教处—大队部—家长学校—班、中队”的德育网络,积极构建“三结合、三为主”(软硬结合,以软为主;大小结合,以小为主;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具有开放性、立体性的育人体系,形成了“五注重、五突出”(注重全面,突出重点;注重全体,突出个体;注重引导,突出激励;注重活动,突出实践;注重行为,突出心理)的德育模式。教学上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已形成“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大中小微不同课型相结合”的开放式快乐教育大课程体系。学校制定了《快乐教育课堂评价标准》,初步形成“趣、实、活、新、美”的课堂教学整体风格。本着“科研强校、改革活校”的教科研理念,学校大力开展快乐教育实验研究,“快乐教育、双向发展”已成为香华的办学特色。学校承担了国家级课题《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实践与研究》、《全国小学生日常英语教学实验》,省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电化教学促进学生双向思维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策略与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市级课题《快乐教育实验研究》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合研究》以及区级课题《“体验—创新”教学模式之课题——情景体验、思辨、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教育成果】据统计,近三年来,学校师生获区级以上奖励864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87人次,获省奖励64人次,获市级奖励278人次,获区级奖励335人次。该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全国日常英语教学实验学校”、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香洲区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先后荣获“全国教改实验研究先进单位”、 “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集体三等奖”、“广东省中小学普及普通话先进单位”、“珠海市文明单位”、“珠海市中小学综合教育质量二等奖”。
【发展方向】理想的校园应该融校园、家园、花园为一园,集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为一体。为把香华建设成为智慧的、艺术的、充满童趣的、高雅的乐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不断进取,力争十年内把该校建成广东省名牌学校,并努力向全国的名牌学校迈进。